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让-弗朗索瓦•利奥塔(Jean-François Lyotard,1924—1998),法国哲学家,因在博士论文《话语,图形》中试图以莫里斯•梅洛-庞蒂的现象学批评解构主义,以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批判拉康的理论而被冠以后结构主义者之名,后又因《后现代状况:关于知识的报告》的发表而被认为是后现代主义的开创者。他根据现代性与后现代性的连续与变化的研究,对当代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和艺术现象进行哲学上的反思和批评。他的主要著作还有《力比多经济学》、《异识》等。
-译者简介-
夏小燕,哲学工作者,主要研究领域为现象学、美学、法国和德国的当代哲学。译有《从文本到行动》。

内容简介


- 编辑推荐 -

★ 法国著名哲学家让-弗朗索瓦•利奥塔继《后现代状况》、《异识》后,最重要、讨论幅度最广的学术著作。“非人”、“崇高”等利奥塔最重要的观点,在这本文集中得到了清晰的呈现和阐释。

★ 在人类与机器意识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引起人们兴趣的今天,众多关于人类在当代世界中的意义的讨论,皆不可避免地会回到利奥塔对“非人”的分析。

★ 崇高一直是批判研究的核心范畴,利奥塔在《非人:漫谈时间》中对康德、黑格尔以及埃德蒙德•伯克的崇高概念的解读,对崇高理论在文学、绘画等领域的具体应用的分析,是他对美学理论最重要的贡献之一。

★ 《非人:漫谈时间》是利奥塔作品中写作相对明晰的著作,对于那些不熟悉他之前文本的读者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其中,《重写现代性》、《崇高与先锋派》等文章亦是人文社科理论学习者和研究者反复研读的经典文本。

- 内容简介 -

人道主义意义上说的人是否在以窘迫的方式变成非人?×人之“本”是否就在于人身上住着非人?

这里汇集的“漫谈”没有宣言或者专论的功能和价值,如利奥塔所言,它们都是一些应邀写的文章,大多数是针对非专业的读者,其余的则是私下的交流。在书里的一系列广泛讨论中,利奥塔研究了康德、海德格尔、阿多诺和德里达的哲学,并着眼于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艺术家——如塞尚、德彪西和布列兹——的作品。他还探讨了时间与记忆、崇高与先锋派,以及美学与政治之间的关系等议题。在这些讨论中,他着重思考了现代性、进步与人之间密切但疑窦丛生的联系,以及向后现代性的过渡。利奥塔声称,文学、哲学和艺术的任务就是见证并解释这一艰难的过渡。

下载地址

豆瓣评论

  • baiya
    利奥塔研究专家盖尔·伯尔纳在本书导言的开篇写道:“自《后现代状况》发表以来,让-弗朗索瓦·利奥塔一直不无伤感地确认和解释:我们再也不能把历史诠释为人类实现自身的地方。”此书近二十年前即有过一个简体中译本,此次拜德雅所出为全新翻译,译者小燕之前还出版过译作《从文本到行动》(保罗·利科),译文可信,力荐。02-25
  • luminary clock
    枯了,利奥塔杀我,只能非常鄙陋地拾一些牙慧:随着技术-科学与资本主义的合谋,储存并整合信息和记忆的单子掌握了对时间的支配权(柏格森说的“空间化的时间”),“事件”成为不可能,而“事件”又联系着“崇高”,既关乎不可呈现(感受、理解、概念……)之物,也关乎那转瞬即逝的当下“发生”,因此艺术的使命就在于呈现不可呈现之物(呈现、想象的失败),在于追问此时此地的“发生”,在于抵达前形式的物质性。这也意味着“现代性”必须被重写为一个悬置了判断和认知,在自由漂浮的想象力中展开,始终保持鲜活的无限穿刺/修通过程。P.S.利奥塔的“后现代”的确是后马克思主义的(他不相信解放的实现,只相信无终结的穿刺/修通;不相信历史的回溯,因为那必然已经失落,只相信瞬刻和当下),但跟今天用烂的“后现代”没毛钱关系。01-10
  • 春和景明
    真正严肃的哲学问题都已经不是自杀,而是太阳爆炸的问题了。再也没有和谐的家园,只有不可呈现之物的原初暴力,再也没有相契合地愉悦和自由,只有崇高的阵痛和激越,在精神被悬置的世界里,思想苦苦地撑着什么呢?后现代的忧郁是无尽的黑洞……03-17
  • 劈头士》睁木
    已购。报告演讲等文的合集,不太能抓住主干,也可能是新冠病毒的发展太让我分心了。。。一方面,人道主义意义上说的人是否在以窘迫的方式变成非人?另一方面,人之“本”是否就在于人身上住着非人?02-01
  • 佐为
    从这里知道了崇高感,真没想到伯克也有论崇高与美的书07-05

猜你喜欢

大家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