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康纳・奥克莱利(Conor O’Clery),曾为《爱尔兰时报》驻莫斯科、伦敦、北京、纽约、华盛顿通讯记者。因报道苏联解体和九一一事件,两次获选为爱尔兰年度最佳记者。另著有 The Billionaire Who Wasn’t。

内容简介

苏联是在枪林弹雨中建立起来的,却是通过政令解散的。

下载地址

豆瓣评论

  • danyboy
    这本书不是历史著作,而是报告文学、新闻畅销书。被理想国包装的太像历史著作了。当然,这本书还是很不错的:1、题目虽然是苏联的最后一天,但中心是戈尔巴乔夫和叶利钦两个人的对决,二人的权力转移标志着苏联的崩溃,对认识二人的观念、转变、手腕、性格大有裨益;2、戈尔巴乔夫的失势,是骑墙不成反而左右不讨好,保守者非议他的改革灭亡了共产主义,开放者鄙夷他仍抓着苏联不放手,民族主义者痛恨他放弃了俄罗斯的势力范围。换言之,叶利钦的上台的确是民主的,但只是当时当地的民主,过期不候。3、改革往往如此,不改亡国,改则亡党,二人其实都是蛮有魄力的政治家。4、最大的收益者首先是各个共和国摇身一变从书记成为总统的政客,其次是国企老总们摇身一变成了寡头。5、作者章节安排上,叙事十分巧妙。07-09
  • 舞池里的塔西佗
    以12月25日一天为轴,展现了苏联政权倒台前最后六年的风情画。其对人物性格的细致描写和内幕的披露,使人性的温度和政治的残酷都跃然纸上。但是作者受制于记者的身份和视野,仅仅完成了一部伟大的“特稿”,缺少深度而理性的历史政治分析,减损了本书的价值。07-06
  • LaoBai
    用一天的时间刻度推进最后一天发生的事情。同时,在最后一天的每个时间片段间隔回溯最后一天的事件为什么会发生,是如何发酵并最终安排的。很精彩的一本书,很有镜头感的一种写法。强烈推荐。02-13
  • 柯柯柯尼
    把苏联的崩塌写成了叶利钦和戈尔巴乔夫两个人的故事,喜怒无常又斤斤计较的叶利钦,软弱无能又沾沾自喜的戈尔巴乔夫——当政治变成个人的事情,陷落和混乱注定是国家和人民的悲哀。11-26
  • 西峰秀色
    《苏联的最后一天》,让读者有如亲身经历一般,素材丰富,背景知识点牢靠,繁而不乱,叙议相成,以苏联解体的十二月二十五日为靶心,分别衍射出以戈尔巴乔夫和叶利钦两位政治角力者的线索,又由各自的线索荡出各自身份背后的历史波纹,对苏联经济走向,政治变迁,前因后果都有所涉及,在本书仅三百页的内容上,作者给读者呈现了全方位多角度的分析的历史面貌,亦能感受到作者力图客观公允的去评价历史人物的态度。《苏联的最后一天》,看完后,我觉得从卡廷惨案的解密,为了那21857名有名有姓的遇害者不被历史的深渊和政治性掩盖,为了古拉格更多秘密的挖掘,为了秘密警察不可告人的诸多事件的公开,苏联的解体既是对这些事件的必然报应,也是乐见其成的众望所归,否则那些死于斯大林时代,死于共产主义制度下的冤魂将继续被埋藏在黑暗的档案柜中。04-02

猜你喜欢

大家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