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现象学的观念》(五篇讲座稿)(胡塞尔文集第2卷)作者认为:哲学和科学相比;有着自身的研究对象。它因对认识论的反思而产生,因而是一门绝对意义上的关于存在之物的科学。过个绝对的存在之物就是隐藏在变动不居的科学对象之中的“现象”,这种现象就是自我的纯意识。要认识它,必须根据绝对存在的意向,先用“先验的还原法”,将前人留给我们时间接知识和当下获得的直接知识抽象掉,从而产生了一个个的个别的失天设定(也可以用“意识流’的概念来表示),然后再进行“本质的还原法”,把个别的意识普遍化,从而就认识到绝对的真理。因而现象学是一种心理哲学,是一种认识论,是认识绝对的存农之物——“现象”的哲学。

埃德蒙德•胡塞尔(1859-1938),著名德国哲学家,人称现象学之父。其开创的现象学运动,极大地影响了二十世纪欧陆哲学的走向。主要著作有:《逻辑研究》、《现象学的观念》、《纯粹现象学和现象学哲学的观念》、《形式的与先验的逻辑 》等。

倪梁康 男,1956年出生,江苏南京人。1980年南京大学外文系德文专业毕业。1985年南京大学哲学系西方哲学史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获硕士学位。1985年赴联邦德国弗赖堡大学留学,1990年获博士学位。1991年回国。1995年获德国洪堡基金会研究基金,赴德国乌泊塔尔大学进行客座研究。1997年回国。现任中山大学哲学系教授,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兼任中山大学人文学院院长、中山大学西学东渐文献馆馆长、中山大学现象学研究所所长、哲学系外国哲学学科负责人。发表国内外学术论文几十篇;专著:《现象学及其效应》、《胡塞尔现象学中的存在...

下载地址

豆瓣评论

  • 陆钓雪de飘飘
    胡塞尔现象学还原的道路略显纠结,世俗时间的论述可能是先验超越论还原的小径分叉。是书之重要在于其超越论现象学还原观念的提出与对象构造思想的提出,而后者尤为甚之。两种内在的区分,亦即实项的(reell)内在与绝对明见性的被给予,不仅将现象学的研究领域扩展到一般性,而且扩展到认(意?)识对象,或可谓体验或意识的意向内容?所有纯粹现象的总和构成意识,因而现象学也可称为意识论,即关于纯粹意识的学说。双重内在意义的区分顺势导出了意向性概念的提出。笛卡尔的经验自我、康德的底线,是胡塞尔走出抑或走歪的本质直观(观念化)新衢?而后期主体通性的开辟则终于摆脱了认识论上的唯我论。然而人的问题还是一般的问题在演化、过程中可曾有真正的解答?至少当代哲学主流是不看好的。可这岂不(大概)正是胡塞尔所毕生追求的唯一问题?03-19
  • 马蹄北去
    演讲稿相对而言简单易懂一些,感觉胡赛尔一辈子的工作都只是“如筏喻者”,但后继者却没有用这筏子渡海,而是用到其他地方去了。10-03
  • 一遍是不够的,胡塞尔用词并不晦涩但是语言逻辑却比较难懂,结合着张祥龙的解读读完了文本,之后的事情,就是自己去分析和理解文本了。用胡塞尔的处理外在的超越的手法——悬置,阅读哲学或许也需要采用这样一种手段,将模糊未完全渗透入自身的理论悬置起来,然后在意识的不断提高中不断去触及它。现11-02
  • 阅微草堂
    很开人思维,喜欢这样的认识论,笛卡尔和康德的同时解析是读这个文章最大的收获,我觉得里面的分析语言和国外文字有关。这本书已经被我吞在肚子里了!09-29
  • 言知非
    没看懂的书一律五星。09-25

猜你喜欢

大家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