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作者簡介//
古偉瀛教授
Prof. Wei-Ying Ku
一、研究領域
‧中國及台灣近代天主教會史及史學理論與方法
二、現職
‧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教授
‧東亞經典與文化研究計畫 分項計畫主持人
三、學歷
‧英屬哥倫比亞大學 史研所 博士 1983.11畢
‧國立臺灣大學 史研所近代史組 碩士 1973.06畢
‧國立臺灣大學 歷史系 學士 1969.06畢
四、經歷
‧國立台灣大學歷史學系講師、副教授
‧1994-1997擔任教授兼系主任、歷史研究所所長等職
‧美國密西根大學,德國馬堡大學,哈佛燕京學社,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研究所籌備處的訪問學人
‧日本交流協會的歷史研究者、比利時魯汶大學南懷仁文化協會研究顧問
‧2000年擔任比利時魯汶大學漢學系博士論文校外指導兼口試委員(co-promotor)
//目錄//
序古偉瀛
中國學界近年來明末清初中西文化交流史研究之管見 許明龍
中華天主教史研究方法的淺見 古偉瀛
「e-考據時代」的中國天主教史研究:以瞿太素及其「家難」為例 黃一農
一個傳奇的形成與演變─有關使徒聖多馬傳教東方的若干記錄與分析 戚印平
論丁茶山哲學與利瑪竇《天主實義》之間哲學範式的類似性 宋榮培
The Acta Pekinensia: A Key Sourc efor the Historyo fChristianityin China PaulRule
Popularor Local? Historiographical Shiftsinthe Study of Christianity in Late Imperial China Eugenio Menegon
Missionaries, Imperialismand the Boxer Uprising: Some Historiographical Considerations R.G.Tiedemann
二十世紀上半葉加拿大法裔耶穌會士在徐州:傳教士文獻與中國「奇器」 李晟文
臺灣天主教中的多國色彩 古偉瀛
越南高臺的多神信仰 何成軒
人名索引

内容简介

東西文化的互動及交流是國立臺灣大學東亞文明研究中心成立以來就相當重視的一個主題。這兩年多來召開了數次相關會議,也陸續邀請對此議題有成就的學者前來交流參訪,因而累積了一些重要的研究成果。此論文集之編纂即是展現成果的一部份。

本書一開始有兩篇文章討論此領域的回顧,一篇以中國大陸為中心;另一則以海內外的華人研究為對象。在史料上,則有數篇文章提出新的可能,例如在澳門利氏學社所進行的《北京檔案》(Acta Pekinna)逐日記載教宗特使鐸羅每日的情況,大可補充禮儀之爭的細節;李晟文教授則介紹未為人知的加拿大耶穌會傳教士在江蘇徐州的傳教檔案。在方法上,黃一農教授的「e考據」正是一個很重大的在方法上的呼籲及具體的示範,「e-考據」勢必成為今後史學方法論中技術層面很重要的新趨勢,二十一世紀的史學工作者必須修練的技能。至於歐梅金教授在論文中提倡的「典範」的轉移,更提出新的研究角度及策略,不再是孤立的地方局部性研究,而是從地區網絡的面向來切入,可以更逼近歷史的複雜面貌。狄德滿教授討論義和團的文章,則從一似乎早已窮盡的議題中,以新的切入點及注意力的轉移,再現生機。何成軒的高台教研究則以比較的觀點擴大研究面;宋榮培教授則從哲學與宗教之間的關係來對一本重要的文獻《天主實義》進行新的經典詮釋;另外兩篇文章,也是從以前的人比較少用的角度來探討東西交流史上一些重要的現象,例如戚印平對於聖多馬斯的傳說的發展的來龍去脈的探討,以及古偉瀛教授對於臺灣天主教會的多國色彩的探索,皆可供後學者研究的參考。


//作者簡介//

古偉瀛教授

Prof. Wei-Ying Ku

一、研究領域

‧中國及台灣近代天主教會史及史學理論與方法

二、現職

‧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教授

‧東亞經典與文化研究計畫 分項計畫主持人

三、學歷

‧英屬哥倫比亞大學 史研所 博士 1983.11畢

‧國立臺灣大學 史研所近代史組 碩士 1973.06畢

‧國立臺灣大學 歷史系 學士 1969.06畢

四、經歷

‧國立台灣大學歷史學系講師、副教授

‧1994-1997擔任教授兼系主任、歷史研究所所長等職

‧美國密西根大學,德國馬堡大學,哈佛燕京學社,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研究所籌備處的訪問學人

‧日本交流協會的歷史研究者、比利時魯汶大學南懷仁文化協會研究顧問

‧2000年擔任比利時魯汶大學漢學系博士論文校外指導兼口試委員(co-promotor)

//目錄//

序古偉瀛

中國學界近年來明末清...

下载地址

豆瓣评论

  • Esto perpetua
    主要读了许明龙,古伟瀛和黄一农的部分。04-05

猜你喜欢

大家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