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郑问,本名郑进文,著名漫画家,1958 年生于台湾桃源乡,2017 年去世,著有《刺客列传》《阿鼻剑》《东周英雄传》等漫画作品,是第一位在日本讲谈社连载的中国漫画家。
1991 年,他获得了日本漫画家协会的“优秀赏”,从而成为 20 年来首位非日本籍的获奖漫画家。《朝日新闻》赞叹他是漫画界 20 年内无人能出其右的“天才、鬼才、异才”,日本漫画界更誉之为“亚洲至宝”。
郑问,以其石破天惊、独树一帜的画功,超前的意识和作品风格,对整整一代的漫画家都有着激励和启发的作用。

内容简介


当之无愧的国漫宗师 水墨神技震撼日本漫坛

郑问成名作 简体中文版正式引进

司马迁《史记》忠实而石破天惊的改编

春秋战国那些慷慨悲歌的血性

弹剑而行的潇洒

曹沫 豫让 专诸 聂政 荆轲

*****

特别收录郑问早期三部短篇作品

随书附赠8开珍藏初版海报

?️ 编辑推荐

⚔️ 500幅彩绘,1500小时心血之作,手绘跨越2000年的山河岁月

郑问,生于 1958 年,著名漫画家。1990年在日本发表作品即造成轰动。《朝日新闻》称赞他是漫画界二十年内无人能出其右的“天才、鬼才、异才”,日本漫画界誉其为“亚洲至宝”。《刺客列传》有如一颗爆发的超新星,成为郑问提笔为刀的立名之作。

漫画《刺客列传》的故事脱胎于司马迁的《史记》,郑问集合了春秋战国时期,曹沫、豫让、专诸、聂政和荆轲五位刺客,将他们的英雄史诗改编成漫画。

尽管对这些故事烂熟于心,但两千多年的岁月多少模糊了现今读者的想象力。郑问则以漫画的形式,重新演绎原著中的一切。

一千五百小时,大大小小五百余幅彩绘,郑问倾注了他最为澎湃的心血。他直言:“若说以前的作品是我用‘耐力’完成的,那么《刺客列传》则是我用‘心’来画的作品。”

就这样,原本只能想象的“易水送别”“荆轲刺秦”名场面,在《刺客列传》中被尽情挥洒、水墨淋漓地画出。司马迁以文字定型了“刺客”二字的精气神,两千年后则要倚靠郑问,以笔作骨,以墨作血,赋予这些我们耳熟能详的人物和事件以面相。

《刺客列传》的首次简体中文版发行特别收录了《最后的决斗》《剑仙传奇》《刽子手》三篇郑问早期短篇作品,均取材于民间故事。这三篇漫画标志着郑问及台湾漫画的第二个黄金时代的开始。

⚔️ 以彩色国画入漫画,前无古人的突破性尝试,开创中国漫画新可能

在《刺客列传》中,郑问突破性地以传统的中国水墨+彩墨技巧入画,“以中国技法来表现中国人的故事”,赋予了这些古老的故事和人物以鲜活的面容和表情。

在那个没有电脑辅助的年代,全书大小五百余幅水墨彩绘,全由郑问运用传统国画工具毛笔,于宣纸上一幅幅勾勒、上色,一笔出错即前功尽弃:手中的画笔就犹如刺客手中的剑,不允许最微小的差池和错误。

这种前无古人的创作方法,让我们的传统国画,在漫画这一艺术形式上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可塑性。他坚定地相信:“不久的将来,水墨将成为中国连环漫画的主流之一。”

⚔️ 郑问的笔与刺客的剑,刻画出人世间最热血的澎湃

《刺客列传》是一个独特的历史文本,《史记》列传第二十六卷,寥寥五千字,司马迁不仅写活了五位春秋战国时代的刺客,并在属于正史的严肃叙事里,“立一家之言”,为这些本应藉藉无名的暗杀者和反叛者开辟了一个独立篇章,试图厘清从曹沫到荆轲的历史传承脉络。

五名刺客,五个平凡人,五种匹夫之勇,五名“士为知己者死”的独行者;五种以一己之力,试图撬动不可撼动的历史的孤勇。

郑问以自身的胸怀,将司马迁在《史记》中现今看来晦涩的文言叙述,以不协调的张力,给予这些故事新时代共鸣。

《刺客列传》的每篇传奇结束后附《史记》中的原文,参照古今别有一番情趣的同时,更令我们赞叹郑问究竟是如何把寥寥千字演绎得如此生动。

⚔️ 典藏级装帧,赋予经典最完美的呈现

多年以后,我们再次荣幸地将郑问介绍给大陆读者。外封收束内敛,内封狂放外露,只为唤醒你心中的“刺客”。

经过多次选纸与印刷的打样实验,使最终的实体书能够再现水墨的浸润感,无论是细腻的笔触,亦或大面积的晕染,力求精准还原。

此外,《刺客列传》的首次简体中文版发行将随书附赠典藏版海报,尺寸为 8 开。海报图样选自 80 年代首次出版时的图书封面,在内文中并无出处,以此纪念宗师曾经的光荣岁月。

?️ 内容简介

《刺客列传》是对司马迁《史记》同名篇章一次忠实的、石破天惊的漫画改编,是郑问漫画创作生涯中的第一个高峰。

郑问以泼洒自如、淋漓尽致的中国传统水墨风格入画,描绘了春秋战国时期一群值得被所有中国人铭记的刺客:曹沫、豫让、专诸、聂政、荆轲。

?️ 名人与媒体推荐

“他所有创作出来的故事,是非常庞大的世界观,非常深邃美丽……华人历史上绝无仅有的大师。”

——五月天乐团主唱 阿信

“无数石火电光积累的巨大美感正面袭来。亲眼见到的感觉是极为震撼的!……或许就是《一代宗师》所说的: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音乐唱作人 陈珊妮

“当年《刺客列传》出来的时候,真的可以讲——石破天惊。……第一个当然就是它的画风、彩绘,讲一个中国的历史故事,不管是人物塑造的那种气派,已经有水墨的润法,整个讲故事的那种节奏、感觉,都是前所未见的。”

——马利

“他把我们所熟悉的这一些刺客——什么叫做千军万马?——其实就是就是这样的一个状态:一片红布、一个将军、一些人隐隐约约在这里头。……我们会讲相片里有一些决定性的瞬间,我们会讲电影经典画面,同样的,漫画也会有经典画面。这是郑问把台湾的漫画开始带到另外一种高度——啊,原来可以做成这个样子的状态!”

——大辣文化出版董事长 黄健和

“书页中那些历史诗篇,肌肉虯结的英雄,东方线条的面容,雷电般的效果线,水墨泼洒出的空间异景,彷来自遥远虚幻之地,但是又毫不留情地纠结住我们的心灵。那是一个我们幻想,期待中的美好中国。”

—— 影评人 但唐谟

下载地址

豆瓣评论

  • danyboy
    水墨画的漫画,非常独特。需要解释一下,与《小蝌蚪找妈妈》那种水墨动画不同,郑问的水墨体现在颜色的渲染、水墨的表现、以墨线勾勒人物的动作等,但其技法比如说透视、肌肉则是现代或者说西洋的;而分镜、叙事更是如此了。郑问的细致还在于,人物的表情各个不同。刺客列传基本忠于史记,但在形象设计上很特别,专诸出场时我还以为是个大嫚儿。几个早期短篇虽然情节简单,但都很好看,《最后的决斗》尤其不错。本书还收录了史记的相关原文、当时的编辑的手记,也介绍了郑问绘画的方法:先描线稿,再把宣纸蒙在线稿上。总之,很难讲作品里中西古今区分的那样清楚,关键还是作者要怎样表现作品,体现对人物和故事的理解吧。04-24
  • 室内滂沱
    除了欣赏郑问雄浑、刚硬的画风外,也深深地再一次感到中国古典故事在任何年代、任何形式下的改编潜力。司马迁的笔力穿透千年,被郑问赋以当代面孔,从画中人生动的表情里,更能体会古人的忠诚与责任都要用生命来换,无论是恩是仇,都多么沉甸甸。有几篇一开始登场的人物都不是主角,为不相关的旁人也细写几笔,是总体描绘年代风采。人物的服饰、兵刃都有据可考,面容和在紧急情形下的各种神态反映给那些尘封故事以临场感,每篇结尾附《史记》原文,读完漫画再读古文,交相映照。好喜欢环衬上的一行墨滴,刺客一滴血一步路,文人一滴墨一寸心。和台湾那几位电影大师的作品一样,写小人和庸人无比形象,描画众生相除了极写英雄和奸雄,能写尽小人嘴脸也是一个大师必备,第一次接触郑问,足以领略他有多么厉害。05-14
  • 犀牛大哥
    亚洲画神郑问水墨风格定型之作,也是老师创作生涯里少有的全彩漫画,绝对值得收藏!04-22
  • 维舟
    画风非常喜欢,水墨画法尤其适合呈现中国的传奇故事,很多幅都是精品,封面也是《刺客列传》中我最喜欢的豫让。所美中不足者,是我总不免留意到其中细节上的年代错误:称鲁庄公、赵简子为“大王”,当面称齐桓公为“桓公”都有问题;赵武灵王胡服骑射才有骑兵,马镫的出现更迟,但这里多幅画面上都是后世南北朝才有的那种重骑兵;曹沫、专诸的时代尚无铁甲,而只有皮甲;甚至豫让说“要杀要剐”也不对,凌迟处死法始见于辽代;1039年宋辽如有交战,也不大可能在长城旁,那都深入辽境了。不过这也没办法,通俗文艺几乎不可能不夹杂后世的观念。 05-25
  • 巴伐利亞酒神
    燕赵多有慷慨悲歌之士,你用你的侠肝,换来我的义胆,一千万次的快意恩仇,丹心溶解在铁血之中。从曹沫匕首挟持桓公,到专诸鱼肠剑刺穿吴王僚,豫让用生命诠释士为知己者死,聂政以长虹贯日之势斩杀侠累,最后在荆轲悲壮的图穷匕见中,完成一次匕首到匕首的前后呼应。在这个时无英雄处处竖子的世道,这部80年代的漫画就像一瓶陈年老酒。水墨神技终究是载体,人才是血气方刚的动物。干了这杯酒,把春梦做完。管那黄河之水到底天上来,还是小浪底来。05-17

猜你喜欢

大家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