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沙希利・浦洛基(Serhii Plokhy),哈佛大学乌克兰史教授、哈佛乌克兰研究院院长。他生于俄罗斯,成长于乌克兰,专攻东欧思想、文化、国际关系史。浦洛基著有《大国的崩溃:苏联解体的台前幕后》(The Last Empire: The Final Days of the Soviet Union)、《欧洲之门:乌克兰2000年史》(The Gates of Europe: A History of Ukraine)、《斯拉夫民族之起源》(The Origins of the Slavic Nations)等十部专著,所获众多奖项包括美国乌克兰研究学会著作奖、表彰俄罗斯思想文化史佳作的新历史奖,以及非虚构类标杆奖项莱昂内尔•盖尔伯奖。

内容简介

从1914年到1945年,世界经历两次大战的浩劫,人们从未如此渴望和平。

下载地址

豆瓣评论

  • S.
    三星半,事实太过琐碎,以至于很多时候让读者解读出了与作者想表达的完全相反的观点,看到尾声才恍然大悟。但也因为太琐碎冗长,补充了很多以前无从得知的信息。08-30
  • 明天
    读得挺粗略的,以后有机会再读一遍。08-21
  • Henry
    沉迷于二战的所有内容 雅尔塔会议有意思的地方在于 领袖们的人格魅力和性格彰显在谈判中起了一定作用 毕竟这次所谓决定世界划分的会议 并不能真切预测并控制世界的走向 这倒是枉费了 丘吉尔无尽的努力撮合 二战后 英国也逐渐式微了07-20
  • 弗里达
    感谢,受益良多。让我深刻意识到话术重要性,what matters is how you further interpret the words07-19
  • 豆友就都有
    8天订下战后50年的和平框架,那个时候新兴大国真的有全球化情怀。而今没有人能去主导全球化了。几个小细节:战败后的德国人居然比苏联人的生活水平好,波兰人和中国人一样爱面子,斯大林和赫鲁晓夫的儿子均因被俘而定叛国罪02-04

猜你喜欢

大家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