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本辑《读库》一共包含六篇文章,《祖父的新屋》,《刘祥武相亲记》,《社会新闻内部版》,《古巴行记》,《塔窟东来》以及《舌染红尘》。

法殷洁在《祖父的新屋》里详细描绘了他们家的老宅,太湖边上的雪堰桥镇东街北沿河的二六六号。后门堂、灶锅头、二重门、客堂上、大房间、楼上房间,文中详细讲述了各个房间的历史和作用。这所1948年建好的房屋,是祖父为自己为祖母为儿女起的新屋,多年过去,儿孙大来还是各去,曾经的新屋后来的老宅,终于没能完全完工就空置没人住了,想想就是一场空。

《读库0904》里有一篇《西部招妻》,2010年2月,一位叫刘祥武的湖北青年看到了这篇文章,给作者马宏杰老师写了一封信,介绍了一下家里的特殊情况,请马老师“提供一些此类买妻的线索或者资料”。2010年底,刘祥武开始了他艰难的相亲之旅,马宏杰老师一直跟他保持联系,记录他这近三年来的生活经历。

“阿狐哥哥”是个网名,在网络世界有近十五年的历史了。现实世界中的阿狐哥哥在成都某报社工作,从业期间主要做社会新闻的采访与编辑。《社会新闻内部版》中他选了几个自己经手的社会新闻事件,给大家来了一个联播。这些事件已经不是新闻,但是有故事;也正因为时过境迁,才好把一些相关背景和当初只能内部掌握的材料一并带出——有些内幕如果披露太及时,就是不合时宜。

一如佛教高僧对佛经之翻译,源于印度的佛教建筑、雕刻与绘画等诸般造型艺术,也被中国古代匠师“翻译”成为中国佛教艺术自己的语言。除了木结构的山门、佛殿、廊庑、僧舍等建筑群更多地受到中国传统木构建筑影响之外,佛塔与石窟则深深打上了印度佛教建筑的烙印。王南老师的《塔窟东来》描绘了中国佛教千姿百态的建筑奇观。一来看看中国古代能工巧匠消化、吸收外来建筑样式,结合中华各地不同风土人情、文化习俗,创造出中国独特的佛教建筑、雕刻与绘画;二来比较中印两大古老文明,在塑造相似的佛教艺术象征主题时呈现出的迥然不同的艺术气质与追求,可谓同归而殊途。

最后一篇《舌染红尘》的作者是六零后荆方老师,这位走四方的吃货写下的自己年轻时边走边吃的故事。

下载地址

豆瓣评论

  • 微笑迦朵
    佛教建筑雄文占1/3多,严重消化不良。02-25
  • 四月物语
    刘祥武相亲记、社会新闻内部版、古巴行记、舌染红尘 这几篇可以看 塔窟那个图片好看内容枯燥02-17
  • 络绎很无聊地
    成都的那篇社会新闻很好看,后面接的古巴那篇也不错。各种佛塔兴趣不高,但看了照片之后真心觉得古代人才是无聊的巅峰。04-28
  • benben
    依然好看耐看,尤其是相亲那篇,读罢不胜唏嘘,其实这不是什么新鲜事,可真有人字字句句讲述出来,还是震撼得要命,读的过程中会转述给老公,他担心这样的故事会不会太过绝望压抑了,我说这不过是现实呐;古巴行记刚好和前一天放下的一本游记重叠了一角,——看来我还是喜欢新闻报道般尽量白描的文字记录;这么两篇显得最后写吃的那篇都不那么突出了(我是多关注吃的一个人呐~)总之呢,读库还是一如既往,1401很好的开篇呐~01-19
  • Mr Durian
    真是久别胜新婚,这本读库让人大快朵颐。刘祥武征婚记让人体验人生百态,个体性格的多元。古巴行记看到社会形态的另种展现。社会新闻一文展现出新闻报道背后的新闻报道,个个故事都趣味十足。塔窟东来,了解了印度与中国各种佛窟建筑的知识,尽管读起来略显吃力。舌染红尘,吃货走四方,最后一篇也深得我心。03-08

猜你喜欢

大家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