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汪波,法国国立里昂应用科学院(INSA-Lyon)硕士,利摩日(Limoges)大学微电子博士,曾在里昂纳米国家实验室(INL)从事科研工作。回国后任教于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从事集成电路和跨学科研究。法国深厚的人文底蕴让他对科学与人文的融合产生极大的兴趣,每周他和学生在餐厅对话,一起发现科学的奥妙,享受思考的乐趣。

内容简介

《时间”作为跨学科讨论的媒介,联结起数学、天文、信息技术、音乐、生物、物理等不同学科,一来一往的对话中隐含了作者精心设置的问题,辅以精心制作的插图和经过严谨考证的学术资料。阅读这本书,你将亲密接触到祖冲之、朱载堉、庞加莱、普莱斯、庄子、惠更斯、博尔赫斯等古今中外的科学家和思想家,了解到重大的科学观念和发明是如何产生、流变并推动历史的。你一度无法理解的习俗和现象,如二十四节气是阴历还是阳历、闰月是怎么来的、冬至时刻的测量问题、神奇的连分数与黄金分割等,都将在这部作品中找到源头和答案。本书适合中学师生和大学生,以及对科学人文感兴趣的读者阅读。

下载地址

豆瓣评论

  • danyboy
    本土科普读物的优秀之作。这两年随着海外科普读物的大量引进,国内本土的科普作者写得也越来越好。以前读的曹天元、汪洁,主要是还是模仿海外大师的笔法结构,讲述某一个学科,当然讲的是很棒了。这本已经少有模仿痕迹,围绕着“时间”讲了数学、音乐、历法、天文等,有收有放,水平不俗。另外,这本书也没有局限于某一个学科,而是跨学科特别是结合了人文学科。这给我一些启发:如果未来有机会我给孩子写一个关于古典文学史的书,也应该突破学科界限和教科书式写法,融会贯通才能体现出积累和水平。05-17
  • 金桔与青柠啊
    本书的副标题是:“从文学音乐到数理万物”,表达了作者如下的思考:“所有的科学知识都是可以理解的,所有的学科都是相互关联的,甚至科学和文学、艺术等也有着相通之处。唯一要做的就是模糊它们的界线,变工笔画为水墨印象画。”本书中可以看到这种美妙的相融。04-03
  • LaoBai
    借用时间概念主要科普了历法、音律、机械钟和生物钟等概念,抽丝剥茧,层层叠叠,不可多得。至于采用了科幻的对话体,虽有些啰嗦,但比一味铺陈有助于控制理解节奏。偶尔会抒情一下或者回溯中华古代灿烂文明宝库,就当70年代(含之前)知识分子常见的浪漫主义情怀吧。总之,又一本难得的国产科普精品,即使囫囵吞枣,也能让你不明觉厉。06-13
  • F. L.
    问答体的书,读过的上一本还是论语08-10
  • 废人王亮
    很不错,详细的写了篇书评。这书基本全部是利用碎片时间读的,拉拉杂杂快一个月。。07-19

猜你喜欢

大家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