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翟学伟,男,1960年生于南京。自1986年考入南开大学社会学系研究生班起,开始研习社会学,1988年入职南京大学社会学系,其间获法学硕士学位和史学博士学位,现为南京大学社会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入选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015—2020),现为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长期致力于社会学本土化研究,发表学术论文六十余篇,出版著作有《人情、面子与权力的再生产》《中国人行动的逻辑》《中国人的脸面观:形式主义的心理动因与社会表征》《中国人的关系原理:时空秩序、生活欲念及其流变》等。

内容简介

儒家是中国传统学术的核心话题,近代以来又成为哲学、思想史、伦理学、文化研究等领域的重要内容。社会学对儒家的关注,在中国学术界应归功于潘光旦,他偏重社会思想方面的阐述;在西方学术界则以韦伯的研究尤为著名。

《人伦、耻感与关系向度——儒家的社会学研究》的所有研究均基于对社会学本土化之思考,即坚持儒家的社会学研究既不走回国学,也不套用西方学术话语进行言说,亦不囿于思想史或历史领域,而是以社会学的视角,对儒家内含之社会理论性问题和实践性问题进行了多方位的探讨。儒家思想在社会学中的重点议题是伦理的社会实践及其衍生出的社会特征,其逻辑发端于“人伦”与“耻感”,即“人伦日用”。

尤为重要的是,《人伦、耻感与关系向度——儒家的社会学研究》原创性地提出了“对偶生成理论”和“关系向度理论”,并对“孝道”“人情”“面子”“自我”“情爱”“日常计谋”及宏观社会秩序的运行与维系等做了专题性讨论,以期形成一种对中国人之生活世界的研究视角与解释框架。


翟学伟,男,1960年生于南京。自1986年考入南开大学社会学系研究生班起,开始研习社会学,1988年入职南京大学社会学系,其间获法学硕士学位和史学博士学位,现为南京大学社会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入选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015—2020),现为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长期致力于社会学本土化研究,发表学术论文六十余篇,出版著作有《人情、面子与权力的再生产》《中国人行动的逻辑》《中国人的脸面观:形式主义的心理动因与社会表征》《中国人的关系原理:时空秩序、生活欲念及其流变》等。

下载地址

豆瓣评论

  • まゆずみ
    论文集,一如既往的清晰思路。不过有关社会与文化之间的关系讨论不够有力,两者被视为范畴而概念化不足,而且对文化的看法似乎停留在早期的社会学话语08-14
  • 大猫
    点出问题但没有解决问题10-26
  • 柯里昂
    儒家的个人本质存在于关系中,人情与面子,“私”天下的推己及人,对偶生成理论,起源于六千年农耕文明的社会文化。12-04
  • lilyfruit
    儒家视角的社会学研究08-05
  • 像玉的石头
    竟然很好看,原来用社会学的视角看儒家才是我想看的关于儒家的讨论。从日常词语的使用规则里辨析概念的方法也很有帮助。最大的不满在于作者的语言稍显啰嗦,而且论文集的形式难免出现不少重复。07-03

猜你喜欢

大家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