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奧古斯丁(Aurelius Augustinus,354年11月13日-430年8月28日) 曾任北非城市希波的主教,故史稱希波的奧古斯丁(Augustine of Hippo),天主教則通譯其姓為「奧斯定」。 西元354年,奧古斯丁生於北非今阿爾及利亞境內,他是家中的長子,父親是羅馬的稅吏,母親莫尼佳(Monica)則是虔誠的基督徒。少年時的奧古斯丁才華洋溢,放蕩不羈。16歲前赴迦太基就學,同年父親過世,17歲時便與一鄉下女子同居,18歲生有一子。19歲那年,受西塞羅影響,接受摩尼教善惡二元論的信仰,後來又受新柏拉圖主義大哲學家普羅提諾(Plotinus)之影響而放棄摩尼教。 奧古斯丁曾自述生命中有兩人讓他受到感召而悔改,一位是為他流淚禱告達31年之久的母親莫妮卡,另一位即是米蘭主教安波羅修。30歲那年,他跟從安波羅修學習天主教信仰與神學,有心信奉基督教,33歲便在米蘭受洗禮,成為基督徒。 42歲,他在北非希坡(Hippo)擔任神職,後繼任主教,在任終身。奧古斯丁任希波主教時期,曾參與四場與異教徒的論戰,分別是對摩尼教的善惡二元論,隨即展開護教;對多納徒派的聖禮觀,發展出因功生效的觀念;對伯拉糾(Pelagius)的罪與救贖觀,發展出自由意志、原罪、救恩、預定、神的主權及不可抗拒的恩典等論說;對異教的指控,寫下《天主之城》的鉅著。 奧古斯丁生平著作多達113冊,主要作品有《懺悔錄》、《上帝之城》、《三位一體論》,對基督教神學有極大的貢獻。他的著作也影響了日後的經院哲學家阿奎那(Thomas Aquinas)和宗教改革家喀爾文。 因奧古斯丁對天主教教義有重要建樹,故被天主教會封為聖人,稱聖奧古斯丁(Sanctus Aurelius Augustinus),76歲辭世。

内容简介

作者为古罗马著名神学家奥古斯丁(354—430)。《论原罪与恩典》收录了奥古斯丁在与佩拉纠派论战过程中所作的、表明自己立场和观点的书信和文章。佩拉纠派的主要观点是认为,人只要愿意,可以不依靠上帝的恩典而过无罪的生活。奥古斯丁认为这种论点是反基督的,他从圣经的文词出发,阐述人是有原罪的,必须依赖于上帝的恩典才能免除罪孽。在与佩拉纠派的论战中,奥古斯丁发展和深化了其“恩典论”、“原罪论”和“预定论”等核心思想。这些思想影响了后世路德和伊拉斯谟的论战等。

奧古斯丁(Aurelius Augustinus,354年11月13日-430年8月28日)

曾任北非城市希波的主教,故史稱希波的奧古斯丁(Augustine of Hippo),天主教則通譯其姓為「奧斯定」。

西元354年,奧古斯丁生於北非今阿爾及利亞境內,他是家中的長子,父親是羅馬的稅吏,母親莫尼佳(Monica)則是虔誠的基督徒。少年時的奧古斯丁才華洋溢,放蕩不羈。16歲前赴迦太基就學,同年父親過世,17歲時便與一鄉下女子同居,18歲生有一子。19歲那年,受西塞羅影響,接受摩尼教善惡二元論的信仰,後來又受新柏拉圖主義大哲學家普羅提諾(Plotinus)之影響而放棄摩尼教。

奧古斯丁曾自述生命中有兩人讓他受到感召而悔改,一位是為他流淚禱告達31年之久的母親莫妮卡,另一位即是米蘭主教安波羅修。30歲那年,他跟從安波羅修學習天主教信仰與神學,有心信奉...

下载地址

豆瓣评论

  • יוֹחָנָן
    毕业论文主要探究奥古斯丁的这几篇文章,恩典与自由意志始终是基督教内部产生争论的一个话题,20世纪的巴特与布龙纳,16世纪的路德与伊拉斯谟。正是因为上帝恩典这一绝对不可见的满溢现象的存在,世界上的所有伦理、人性都归为虚无,而这些次终极之事只是为终极之事所预备的。02-11
  • 江有汜
    好吧。我承认我理智上更认同奥古斯丁的恩典先于自由意志,但是怎么觉得佩拉纠更可爱些呢:“我们的灵魂拥有一种可称为本性的正直的东西,它高居于灵魂的深处,作出善恶的判断。”相对奥古斯丁,佩拉纠更有一种信仰上的人本主义色彩,不承认婴儿的原罪,倾向可以通过人的善良意志得救。这就是所谓的英国病吧。05-06
  • 佐为
    第一篇虽是回答马色林人有无可能在今生无罪地活着的疑问,但主体却是讨论律法与恩典的关系,即利用经文协调旧约与新约的关系,比较之下恩典比律法更严格,后者只是让人知罪却会使人惧怕而上帝的义是浇灌人心以爱。立功/信仰,石版/心版,最后对问题的回答既强调上帝没有不可能又认为爱的诫命有一过程07-17
  • Lanimus
    手头有道风蓝皮繁体版的复印本,应该是同一个本子繁转简。最近商务好像出了不少台湾香港繁体本纳入汉译名著。01-15
  • 甚小望远镜
    实际上是奥古斯丁与佩拉纠(派)前后十余年的论战著作选。然而佩拉纠派文献灭失严重,基本上只有从奥古斯丁的摘引中还原一二。其实先读最后附收的佩拉纠的一封信会更好理解。虽然这本500页的书大部分时候都在冗长地重复一些细节,但背后真正的争论贯穿了整个此后的西方思想史,比如伊拉斯谟与路德。10-16

猜你喜欢

大家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