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李 杨 1963年生于湖南长沙。北京大学文学博士。现任教于北京大学中文系当代文学教研室。

内容简介


李 杨 1963年生于湖南长沙。北京大学文学博士。现任教于北京大学中文系当代文学教研室。

下载地址

豆瓣评论

  • 豆友2959860
    李杨比贺桂梅激进。透过叙事、抒情和象征三种话语来归纳十七年文学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三种类型。前言中,李杨除了阐明自己的研究对象之外,更多的是援引西方马克思主义、后结构主义、新历史主义论述中的“形式的意识形态”这一理论资源为来为自己撑腰。不喜欢他简单粗暴的进化论式的论争……太他妈左了。08-20
  • Booking2023
    这套书系是北大当代文学诸位学者的首次集体亮相。今天看来有很多问题,但依然是不可撼动的经典,尤其是李杨老师这本。90年代初期就开始大量引用福柯了,李老师的西马转向时敏感而准确的。这本书今天看来依然很有启发。03-06
  • 野客
    90年代再解读风潮中的成果,用“形式的象征主义”研究社会主义现实文学,当然是承袭“反现代的现代性”的思路,叙事-抒情-象征的递进来构筑起来的话语体系大大开拓了研究空间。但是有堕入大概念迷恋症候,西方理论征引显得突兀,另一方面是无法细化至特定研究,例如胡风文艺、56年秦兆阳、70年代地下诗群等,显然在此无从安放。11-22
  • 又及
    这本书其实特别好看。06-30
  • 斜杠的远兔
    李杨是理论家而非文学史家。作为理论家,他以独特的眼光发现问题,用知识考古学的方法点亮了原先诸多的晦暗地带,让我们看到某些范畴更广阔的历史脉络。问题在于,第一,讨论具体历史范畴时,他思维的起点是理论,观点先行导致分析问题有削足适履和以偏概全之嫌(对于不符合理论预设的材料避而不谈);第二,历史上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既不是按照某种理念“有计划”地发展进化的过程,也不是在国家连贯的文化政策下的持续实践,而是在一种错综的斗争、变革、权力交错作用下曲折前行的过程,里面包含了诸多的异变和断裂,形而下的历史过程被未得到应有的重视;第三,与其他“再解读”的分析文本近似,有时因理念先行下的过度阐释和刻意误读而显得生硬。(我们在读那些文学的时候,真的是在读我们自己的知识结构吗?)08-05

猜你喜欢

大家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