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陈平原,文学博士,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2008—2012年任系主任)、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中国语言文学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俗文学学会会长。曾先后在日本东京大学和京都大学、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德国海德堡大学、英国伦敦大学、法国东方语言文化学院、美国哈佛大学以及香港中文大学、台湾大学从事研究或教学。

内容简介

作者讲述了抗战中中国大学内迁这一波澜壮阔的历史,既有事后的回忆与学者的发掘,更值得关注的是汇集了许多当事人的珍贵文字,这些文字体现的既是文学,也是历史,更是精神,通过这些生动鲜活的文字,呈现出战时中国大学的精神风貌和一代学人的文化情怀。


陈平原,文学博士,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2008—2012年任系主任)、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中国语言文学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俗文学学会会长。曾先后在日本东京大学和京都大学、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德国海德堡大学、英国伦敦大学、法国东方语言文化学院、美国哈佛大学以及香港中文大学、台湾大学从事研究或教学。

下载地址

豆瓣评论

  • ly的读享生活
    陈先生这本书立意深沉,是很有价值的中国大学史研究。小缺点:有些内容重合度略大。比如“弦歌不辍”这个词在书中至少出现了4、5次,还有“别有幽怀”“压在纸背的心情”等词都出现多次,即使是个好词语,这么频繁出现也让人审美疲劳,有厌烦感。08-13
  • 海阔天空祝沽笙
    本书收入了平原君的四篇大作,分别处理了抗战时期的西迁大学、西南联大弦歌不辍、内迁学人的旧体诗写作以及联大学术传承的个案,各有千秋,也各具特色,虽然前两篇出现较多重复遗憾地降低了这本书的可观性,但总的说来,平原君一向推重的“情怀”贯注在这几篇大文章里,还是很能让人感动——而且,现场听他演讲这些内容,效果甚至还要超过实际阅读。第一篇最值得称道之处是在西南联大之外腾出大量空间挖掘其他抗战内迁大学可歌可泣的历史记忆,第三篇则深入体贴战乱时节饱经忧患的读书人的复杂心境。两篇关于西南联大的文章则一者宏观,一者微观,从不同视角重新解读“西南联大神话”之所以能被构筑的原因,而其中特别重要的一条就是师生之间心灵距离的拉近,这才有了他们“相濡以沫”、共食甘苦的种种值得无限追怀的轶事。05-11
  • 江海一蓑翁
    本书收入了陈平原先生关于抗战时期中国大学风貌的四篇论文,以西南联大为中心,管窥当时中国顶级大学中人和事之全貌。考证详细,同时饱含深情,值得一读。缺点在于各篇之间的内容重复比较多,而且部分用词造句的重复率也相当大,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阅读体验。10-30
  • cub18
    陈平原书和文章出得过于频繁,勤奋之余难免稀释了质量05-05
  • 金剛怒目
    书中各章,在课堂内外多少听陈老师口说过,但从ppt和口说变为整齐之文章,自又不同。陈老师的文章好读,不过好读的同时,有时候会让人忽略了文章各部分之间的逻辑关系,实际上此书四章各有起承转合和问题脉络,实非散文随笔。07-05

猜你喜欢

大家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