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丹·席勒,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荣休教授,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研究的代表人物之一。著有《信息拜物教》(How to Think about Information),《传播理论史:回归劳动》(Theorizing Communication: A History),《数字化衰退:信息技术与经济危机》(Digital Depression: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Economic Crisis)等。

内容简介

这是一部史料丰富的信息资本主义发展史。与以往的研究对电信消费者和供应商的关注不同,《信息资本主义的兴起与扩张》通过丰富的历史档案讲述了美国政府和大型商业用户在全球信息业政治经济中扮演的举足轻重的角色。从邮政、电报、电话到计算机网络,美国信息资本主义的建成,是美国政府灵活的运用政策手段,将最前沿的信息活动制度化,并为盈利行业保驾护航的结果。 尼克松时代是重要的分水岭。在应对经济危机的过程中,尼克松摒弃了约翰逊政府的新政,开启了美国电信业激进自由化的进程。面对资本主义竞争和第三世界的信息新秩序运动,美国进一步通过其主导的国际性组织将电信自由化推向全球,完成了一场史无前例的信息权力重构。在互联网协议的争夺中,美国主导的因特网架构以信息自由的面貌粉墨登场,解构了以国家为中心对美国国际通信权力进行的抵制。然而,信息资本主义没有消除资本主义根深蒂固的危机,只是将其现代化了。2008年以来,尖锐的全球数字权力斗争开始显现,挑战性的力量开始出现,这场危机将会在地缘冲突中愈演愈烈。


丹·席勒,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荣休教授,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研究的代表人物之一。著有《信息拜物教》(How to Think about Information),《传播理论史:回归劳动》(Theorizing Communication: A History),《数字化衰退:信息技术与经济危机》(Digital Depression: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Economic Crisis)等。

下载地址

豆瓣评论

  • NADPH
    资本主义比“垄断”更难以改革或重构。自由主义与商业优势完美吻合,美国企业的利益与看似仁慈的口号交织在一起。不结盟运动支持者决心抵抗美国的技术现代化工程,并在某些情况下与之展开竞争,然而80年代后期的数据网络竞争并不意味着真正的混乱:美国境内强大的社会和政治主体已经决定朝着特定的政治经济轨道推动计算机通信的实施。当你想要通过某种方式帮助每个人言说,但不想促进商品化的时候,却发现二者无可避免地交错纠葛在一处。民主是从社会之中生长出来,而不是从技术之中生长出来。技术虽然发挥作用,但并非独立的力量。许多社会运动透过数字媒体来达成目标,这是好的。可另一方面,许多经由数字媒体展开的社会运动貌似“自下而上”,实质上却很可能是自上而下的、独裁的运动。仅仅将信息透明作为我们的社会目标或政治目标,是是远远不够。07-11
  • 春风秋雨
    批判传播学代表人物席勒在北大大学堂演讲加访谈合集。强调政府在美国信息资本主义兴起和扩张中的基础性作用。05-02
  • 青鸟小姐不要飞
    美国的机构十分复杂。不过能得到大体的图景就很满足了。尼玛,我真的是自学了一下TCP/IP协议才看懂了第四章的第五节...10-07
  • 彀纹平
    历史回溯做得很下细,从美国邮政系统的发端讲到如今的互联网,但对我来说过于繁琐了,实在是对哪届总统任命哪位大佬管理通信部门以及花了修光纤安电缆花了多少钱这件事提不起来兴趣。而且作者张口闭口就是“社会结构”,可能是这本书的同时在看伯明翰学派和凯瑞,他们简直要对这种要么“群氓”要么就“社会结构”的结论摁着头骂。凯瑞甚至在大吼“为什么要把意识形态供在神坛,谈都谈不得?”06-22
  • 项平
    对于我这种美国史外行来说,想跟随作者充分理解以“市场”为核心的政策史叙事与纷繁史料,相当棘手;如果要去考虑Schiller如何子承父业,欧、美批判传播研究(及与马克思)的关系,许多工作不该囿于本书。对尼克松的叙事显然以“国有化”为中心,但前半卷书精彩处便在如何理解美国的国有化:国家和资本的边界是流变的。而digital capitalism广为人知的一点,亦是指出网络作为peemissive technologies支持非集聚任务的迁移,重组劳动,并重建商品特征to modernize the contradictions of capitalism,最终数字化衰退通往信息地缘政治。比较之下,王维佳更强调葛兰西指向社会权力结构的霸权概念,却也不得不回到中国特色与多极发展的共同题域,让人遗憾。08-13

猜你喜欢

大家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