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巫鸿(Wu Hung)
著名美术史家、批评家、策展人,芝加哥大学教授。
1963年考入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学习。1972—1978年任职于故宫博物院书画组、金石组。1978年重返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攻读硕士学位。1980—1987年就读于哈佛大学,获美术史与人类学双重博士学位。随即在哈佛大学美术史系任教,于1994年获终身教授职位,同年受聘主持芝加哥大学亚洲艺术教学,执“斯德本特殊贡献教授”讲席。2002年建立东亚艺术研究中心并任主任,兼任该校斯玛特美术馆顾问策展人。2008年成为美国国家文理学院终身院士,并获美国美术家联合会美术史教学特殊贡献奖,成为大陆赴美学者获得这两项荣誉的第一人。
其著作包括对中国古代、现代艺术以及美术史理论和方法的多项研究,古代美术史方面的代表作有《武梁祠:中国古代画像艺术的思想性》(1989)、《中国古代艺术与建筑中的“纪念碑性”》(1995)、《重屏:中国绘画中的媒材与再现》(1996)、《黄泉下的美术:宏观中国古代墓葬》(2010)、《废墟的故事:中国美术和视觉文化中的“在场”与“缺席”》(2012)等。

内容简介

寒烟衰草,古木遥岑,丰碑特立,四无行迹,观此使人有古今之感。

以木结构为基础的建筑形态造就了中国古代与西方截然不同的“废墟”观念,极少表现废弃人造建筑的绘画传统以独特的方式传达时间的流逝。传统中国对“往昔”的视觉感受和审美在历史的进程中与西方文化碰撞、交互,由此诞生了一种全新的现代中国视觉文化;而抗日战争结束以后,当中华民族走出了那个满目疮痍的时代,那些昏暗而危险的废墟应该何去何从?

《废墟的故事》在全球语境中思考中国的美术和视觉文化,分析了一系列丰富的传统和当代视觉材料,包括绘画、碑拓、建筑、摄影、电影、印刷品,以及装置与行为艺术,讲述属于中国的 “废墟的故事”。

下载地址

豆瓣评论

  • 海阔天空祝沽笙
    本书深入探讨了作为艺术素材的“废墟”,所以非常适合在颓唐、落寞、萎顿的精神状态下阅读。我由此明白作为一名“人文学工作者”的危险:在很多情况下,他们不能够亲身体会人类的终极困境,不能与艺术家获得疯狂的共鸣,那样可能就会导致写出来的东西隔靴搔痒,无法触及真正意义上的痛点。巫鸿老师这本书既涉及绘画,又与摄影和电影等影像艺术相关联,视野开阔,说服力强。12-28
  • Derridager
    巫鸿所梳理的废墟,和他不厌其详地大段引用了两次了的P. Nora所言的“记忆之场”(les lieus de mémoire)基本是一个东西。无论是古代建立在取消和空无基础上,继而引发追忆(或是通过拓片,或是借助枯树表明消逝)的石碑,一个内化进心灵的废墟;还是纠集了往昔、现代与未来的多重时间性的“迹”;又或者是借助摄影技术保留的战争废墟(凝缩民族主义情绪和历史记忆)以及步入空间、建立在废墟上的废墟装置艺术(层累的而非交织的时间性),都是“作为实在性、象征性和功能性的场域”的一种。它们有的被博物馆化了,有的被移植为主题公园,有的借助艺术焕发生机,不断被人在回忆之时注入了新的经验和想象。面对废墟/历史,想起了克罗齐的名论断,只有能够介入当下思考与兴趣的历史才是真历史。06-22
  • 豆友1695622
    感谢@Vanessa 赠书。娴熟运用欧洲艺术史的方法和理论来写中国艺术的典范,但并没有生搬硬套的痕迹。前面讲中国古代艺术中废墟这一主题的部分很精彩,转向现/当代艺术时感觉有点突兀,但是很快再此进入正轨,全书也没有散架的风险。北京798那部分也很喜欢,而最后回归古代艺术更是让人觉得意味深长。尽管我并不认为本书完美但是不妨碍它展现了巫鸿老师的大家风范07-24
  • 张涯舞
    独特的角度,从古至今,从西方到中国,对于废墟这种独特场所的考察,其中的文化内涵和冲突,值得深思。11-11
  • 渡边
    废墟的主题选得好,承载丰富有深度;结构设计好,从石涛拓片到圆明园小城之春再到当代艺术798,知识体系清晰历史共情兼顾;语言呈现好,逻辑清晰表意晓畅,让我这么一个美术盲都津津有味读到最后,好书好书。10-23

猜你喜欢

大家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