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评论

  • Mona
    好多内容感觉已经看多了呢?12-15
  • 濮渔
    从中西国的传统古典绘画艺术到现代艺术,从石碑但绘画到摄影到行为艺术,从历史的怀古,往昔的惆怅,名族记忆与历史伤痕,到对现在工业和城市化的艺术反思,我们看到多个民族和多个时代关于废墟不同的阐释与意涵。对艺术的解读,对文化的理解,对现实与人的凝视,文采性与艺术性,视觉话与深度,这本书让人受益良多。04-17
  • Chopin J.F.YU
    1)以前讀巫鴻的書,總覺得他的思考和論述,非常「人類學式」的,看了一下簡歷,「哈佛大學美術史與人類學雙重博士學位」,果然。。。2)頁24,「古代中國對廢墟的理解與歐洲視覺傳統里對上述兩種廢墟觀點不同,是建立在『取消』(erasure)這個觀念之上的。廢墟所指的常常是消失了的本質結構所留下的『空無』(void),正是這種『空無』引發了對往昔的哀傷」。3)頁42,「碑定義了一種合法性的場域,在那裡,『共識的歷史』(consensual history)被建構,并向公眾呈現」。01-26
  • Rosecanoe
    功底深厚,文思俱佳。在巫鸿笔下,废墟身上承载着永恒的历史,即“不同类型的记忆和回声融汇进一个永恒的现在”。审视废墟的方式充满张力,中与西,传统与现代,集体与个体,现实与理想,毁灭与新生。大众媒体对废墟的影响颇值玩味。关于工业废墟审美的介绍偏少,可补充。另,里面介绍的当代艺术也太吸引人了。09-17
  • 笑完我就去睡觉
    巫鸿总能用几句话精准地把握到某个说不清道不明的模糊概念。12-04
  • 把噗
    糟糕的中国当代艺术。06-24
  • 彩铅马克想回家
    巫鸿老师的书迷。每次都会被他挖掘的主题吸引。废墟的观念不新,在西方建筑史上常常听见。出于长存和永恒的石材西方建筑,往往较不求缘木之长存的中国建筑出现更多的废墟,一枯一荣,皆因石而起。而中国的废墟观念显然影响自西方,从建筑,电影,摄影,到当代艺术皆然。这也是废墟新生和湮灭的双重性。06-18
  • 渡边
    废墟的主题选得好,承载丰富有深度;结构设计好,从石涛拓片到圆明园小城之春再到当代艺术798,知识体系清晰历史共情兼顾;语言呈现好,逻辑清晰表意晓畅,让我这么一个美术盲都津津有味读到最后,好书好书。10-23
  • 张涯舞
    独特的角度,从古至今,从西方到中国,对于废墟这种独特场所的考察,其中的文化内涵和冲突,值得深思。11-11
  • 豆友1695622
    感谢@Vanessa 赠书。娴熟运用欧洲艺术史的方法和理论来写中国艺术的典范,但并没有生搬硬套的痕迹。前面讲中国古代艺术中废墟这一主题的部分很精彩,转向现/当代艺术时感觉有点突兀,但是很快再此进入正轨,全书也没有散架的风险。北京798那部分也很喜欢,而最后回归古代艺术更是让人觉得意味深长。尽管我并不认为本书完美但是不妨碍它展现了巫鸿老师的大家风范07-24
  • Derridager
    巫鸿所梳理的废墟,和他不厌其详地大段引用了两次了的P. Nora所言的“记忆之场”(les lieus de mémoire)基本是一个东西。无论是古代建立在取消和空无基础上,继而引发追忆(或是通过拓片,或是借助枯树表明消逝)的石碑,一个内化进心灵的废墟;还是纠集了往昔、现代与未来的多重时间性的“迹”;又或者是借助摄影技术保留的战争废墟(凝缩民族主义情绪和历史记忆)以及步入空间、建立在废墟上的废墟装置艺术(层累的而非交织的时间性),都是“作为实在性、象征性和功能性的场域”的一种。它们有的被博物馆化了,有的被移植为主题公园,有的借助艺术焕发生机,不断被人在回忆之时注入了新的经验和想象。面对废墟/历史,想起了克罗齐的名论断,只有能够介入当下思考与兴趣的历史才是真历史。06-22
  • 海阔天空祝沽笙
    本书深入探讨了作为艺术素材的“废墟”,所以非常适合在颓唐、落寞、萎顿的精神状态下阅读。我由此明白作为一名“人文学工作者”的危险:在很多情况下,他们不能够亲身体会人类的终极困境,不能与艺术家获得疯狂的共鸣,那样可能就会导致写出来的东西隔靴搔痒,无法触及真正意义上的痛点。巫鸿老师这本书既涉及绘画,又与摄影和电影等影像艺术相关联,视野开阔,说服力强。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