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保罗・科利尔(Paul Collier),英国著名经济学家,牛津大学经济学和公共政策教授,前世界银行发展研究部门主任,英国政府顾问,曾获莱昂内尔·吉尔伯奖、克林纳国际书卷奖、亚瑟·罗斯图书奖、埃斯托利尔全球事务杰出著作奖等。著有《最底层的10亿人》《战争、枪炮与选票》《资本主义的未来》等。2010年和2011年被《外交政策》杂志评为“全球百大思想家”。

内容简介

理想国译丛057号

下载地址

豆瓣评论

  • 囧之女神daisy
    三星都勉强。也不是没有洞见,但本书的讲述方式是一个巨大的灾难,开局宏大,给结尾的建议又细如发丝(还基本只针对英国,导致严重削弱了本书的普适阅读价值),从高到低,从粗到细,中间缺乏有效的逐层过渡,推导也很粗暴。我赞同其中部分观点是因为看之前就已经赞同这些,并不是看完这本书后被说服了。10-16
  • 安提戈涅
    大量共时话题的引入,以及对英国乃至全球当下处境案例的陈列,都让本书具有强烈的时效性,因为我自己的立场更偏向于社群主义,所以也会很自然地接受并欣赏作者的论述,但如果是一个作者反复批评的“经济人”、一个典型的个人主义者来阅读本书,他或者她会被说服吗?在麦金泰尔、查尔斯·泰勒、桑德尔等人更偏伦理学的视角之外,科利尔又引入了经济学与当代政治制度的视角,从私有财产与权利角度再次对个人主义的历史生成语境发出质询。对亚当斯密作品中被遗忘部分——“屠夫首先是一个有着多重义务的人,其次才是屠夫”——的补充与还原非常地道。实际上,本书也是从学术传统的角度讨论社群主义时更令人觉出风格的清晰、理性与从容,到了给现实英国开药方的部分,就有点简单、杂芜和理想主义色彩了。 08-16
  • 尤里卡
    保罗·科利尔和约翰·凯既是经济学家,又是社群主义者,两位作者通过《贪婪已死》所要探讨的正是个人主义与社群主义的关系,而中心论点则在于“调和社群和经济”。作为一对对偶概念,个人主义与社群主义指向迥然有异的政治表达、经济主张和文化观念,而在经济大衰退、新冠大流行的时代背景下,作者指出了人类的交往模式和思想认知应从个人主义转向社群主义,从而应对政治、商业、卫生等领域业已出现的危机或者潜在的威胁。亚里士多德在《政治学》中将人类定义为社会动物,并说那些能够做到离群索居、与世隔绝的人要么是野兽,要么是神。无论从动物学的角度还是神话学的角度,我们都不可能成为两者。但至于这到底是不是打开当今世界问题的一把钥匙,归根到底还只停留在作者的理论层面,至少没有经过大规模的实践检验,因此既无法证实,也无法证伪。11-12
  • 默小奥
    上层建筑眼中的风景是怎样的?到这本书中来看一看,果然,世界本就是如此辩证的。本书充满发散思维的力量,其核心观点可谓是积极阳光向上,满满当当的人类大爱;在这个过于黯淡的“节骨眼”上,我要谢谢本书作者们带给我的些许慰藉。11-11
  • 西峰秀色
    作者基于对英国不遗余力地吐槽来展开讨论。知识点丰富而生动。“隐性知识”,放权于地方,对集权的评价,都有启发。11-18

猜你喜欢

大家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