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新京报·书评周刊》,2003年随《新京报》创刊,创办以来始终坚持“公共立场、专业品格、独立思想、现实情怀”的宗旨,以“阅读需要主张”为核心,坚持以书的文化价值为取向,聚焦国内外优秀的作家、作品、书评,具有影响力的文学理论,和生活息息相关的阅读体验、文化现象等,将热点传播和深度访谈相结合。

内容简介

☆沈奕斐、祝羽捷、蓝蓝、罗新、汪民安力荐

下载地址

豆瓣评论

  • 曼仔
    包慧怡那篇爆炸好看,上野千鹤子和霍克希尔德这两篇好看。其他的一般。戴锦华和贺桂梅的两篇不好看。真的不喜欢戴锦华的语言风格,冗余的语言和贫瘠的语言都是糟糕的语言,因为破坏了表达的准确、生动、感染力。09-17
  • Lottie
    访谈讨论很有广度,以学者视角,去讨论阅读、文学写作、社会科研等等。印象极深的几篇采访是戴锦华、毛尖和包慧怡的。个人觉得女性学者最为克制的一点是没有太多“好为人师”的欲望,特别是戴锦华老师分析当代人“潜意识自觉”的不愿意反抗,可能是对世界和现实有更深刻的认知,但同时在持续地自我催眠和说服,所以对此倒没有必要费力唤醒那些“能知道却不想知道”的人群。以及于女性主义,学习前辈的理论成果是重要的,无需过度沉迷“大女主”的流行文本,女性的性别身份与生命经验如何内在地掌控逻辑更为重要。包慧怡老师之前在读毕肖普诗集的时候就很喜欢,是一位非常有趣、敏锐、勤奋的学者,看到她努力写稿到每天只睡2小时真的觉得自己好废物啊。成年之后生命力的萎缩是常态,希望也能少点自我规训和镣铐,多在事与事的间隙里寻到些自由和坦荡。05-05
  • 祝羽捷
    我们都知道,想在专业领域取得一定成就,女性需要付出的努力往往要更多。而她们的专业和坚持、存在和抗争,会成为各行各业女性前进时的灯塔,在身处黑暗时指明方向,在面对困境时抚慰人心。 11-20
  • 水令杉
    什么时候可以看到理工科女性学者的访谈录呢?11-29
  • 恶鸟
    最后一篇包慧怡最好,基本全篇可划线,五星11-23

猜你喜欢

大家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