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远藤周作(1923—1996)日本著名小说家,出生于东京,毕业于庆应义塾大学法文系。幼时因父亲工作调动举家迁往中国大连,回国后受洗,战后前往法国里昂大学进修法国文学。与吉行淳之介、安冈章太郎等同为战后日本文坛的“第三代新人”。1955年短篇小说《白种人》获芥川奖。1958年《海与毒药》获每日出版文化奖。1966年《沉默》获谷崎润一郎奖。1980年《武士》获野间文艺奖。1994年《深河》获每日艺术奖。1995年远藤周作被授予日本文化勋章。远藤周作被称为日本信仰文学的先驱,他致力于探讨日本的精神风土与基督教信仰问题,在他的创作中始终贯穿着对“罪与罚”的沉重思考译者简介林水福,日本文学研究者,翻译家,台湾芥川龙之介学会会长,台湾石川啄木学会会长,日本东北大学文学博士,南台科技大学教授;研究范畴以日本文学与日本文学翻译为主,并延伸到台湾文学研究及散文创作。著有《他山之石》《日本现代文学扫描》《源氏物语的女性》等。译有远藤周作、谷崎润一郎、井上靖、大江健三郎等多位日本名家作品,其翻译的远藤周作作品主要包括:《沉默》《武士》《我·抛弃了的·女人》《丑闻》等。

内容简介

▲最受远藤本人喜爱的一部作品

▲远藤周作大病初愈后的感性之作,献给在时代喧嚣中孤独抗争的众生

▲小说道出当代人的精神困境——不论怎样的痛苦,都比不上孤独的绝望;我们都希望在苦难中,有人能够聆听自己的声音

▲多次被改编为电影、电视及歌舞剧,令无数观众感动落泪

—————— ——————

内容简介:

《我·抛弃了的·女人》是远藤周作经过数次肺部手术,大病初愈之后创作的第一部大众文学小说。这部小说展现了远藤对时代和人性深刻的思索和理解。

故事发生在昭和年间的东京。大学生吉冈努在偶然中结识了其貌不扬的乡下姑娘森田蜜,他用自己的生理缺陷博得蜜的同情,并在哄骗蜜献身之后将她抛弃。尽管吉冈努毕业后努力寻得了自己在社会上的立足之地,他的心中却总是有意无意中浮现着蜜的影子,想起她对自己纯粹的爱和全然的信赖。于此同时,苦苦等待吉冈努的蜜因为误诊,被送至与世隔绝的麻风病医院,病人们的孤独和绝望深深震撼着她。

一天,吉冈努忽然收到麻风病院山形修女的一封长信……

————————————

名人推荐

不是那些带有文学革命意义的作家们,人人都有的深沉而阔大的存在。你的写作,恰恰弥补了他们在文学革命中对人性和人的灵魂的轻慢。

——阎连科(作家)

他创造出了一个孱弱的上帝,一个会妥协的上帝,一个选择把信仰埋藏在心灵最深处,而不是向信众慷慨陈词的上帝。

——蒋方舟(作家)

远藤周作是一位公认的“复杂作家”,不仅是文本语义上的,而且是个人经历和性格上的,当然也表现在其作品中无处不在的东洋异教徒面对天主教(基督教)文化时的纠结与挣扎。

——刘柠(作家、艺术评论者)

远藤周作(1923—1996)

日本著名小说家,出生于东京,毕业于庆应义塾大学法文系。幼时因父亲工作调动举家迁往中国大连,回国后受洗,战后前往法国里昂大学进修法国文学。与吉行淳之介、安冈章太郎等同为战后日本文坛的“第三代新人”。

1955年短篇小说《白种人》获芥川奖。1958年《海与毒药》获每日出版文化奖。1966年《沉默》获谷崎润一郎奖。1980年《武士》获野间文艺奖。1994年《深河》获每日艺术奖。1995年远藤周作被授予日本文化勋章。

远藤周作被称为日本信仰文学的先驱,他致力于探讨日本的精神风土与基督教信仰问题,在他的创作中始终贯穿着对“罪与罚”的沉重思考

译者简介

林水福,日本文学研究者,翻译家,台湾芥川龙之介学会会长,台湾石川啄木学会会长,日本东北大学文学博士,南台科技大学教授;研究范畴以日本文学与日本文学翻译为主,并延伸到台湾文学研究及散...

下载地址

豆瓣评论

  • gmkmoo
    不用多说了。你们知道毕业论文写远藤周作看到这个译本以后想到自己不用再去啃原著的那种激动心情吗06-22
  • 丛林宜歌
    典型的远藤周作小说里,总会有一个对信仰产生质疑的人,发出那个天问:为什么无辜者受难?为什么善良的人偏偏罹患痛苦的疾病,或者遭遇不幸的命运,而至高之神缄默无语?究竟不幸和绝望有何深意?如这一本里无辜的女孩,贫穷,卑微,不美,甚至愚鲁,她的纯善有何意义?她就活该悲惨的一生?06-02
  • 拙贝
    细节永远精致而自然,比如每次的雨天,潮湿肮脏的环境如何指向内心,但是否理解成隐喻又都是可以的,抒情和反思都适可而止,不至于沦为说教,那个斜坡上笨拙的身影,只是一处闲笔,又像是人生寂寞吃力的实相。小说感人的地方可能不全是森田蜜这样一个心思纯粹的女孩身上神性的光辉,而是像男主这样欺骗并抛弃了森田蜜的平庸自私的人,在无比抗拒留下这段记忆,将那个潮湿的雨天与肮脏联系在一起的时候,他的生命仍然会因为不算善意的偶然而留下永不磨灭的痕迹。我读书的时候在“永不磨灭”和“痕迹”下面画了圈圈,因为小说到最后也只是很清淡地处理着“痕迹”这个词,就像它本身就不是会显著地改变一个人的生活轨迹那样,只是男主会忽然想起为什么自己会感到了一点寂寞?却没有答案。也许永不磨灭就是一种答案吧。06-16
  • Sebastian
    和之后远藤周作的很多作品一样,小说采用了双线叙事的手法,吉冈的第一人称视角和森田蜜的第三人称视角,文体并不出奇,叙事也很平稳,章节的末尾能明显看出连载小说的痕迹。远藤天主教作家的身份让他把创作的核心放到了塑造角色上,大学生吉冈努虽然接受了高等教育,但在战后日本的社会风气和西方青年一代亚文化的影响下,摇身一变成了一位披着知识外衣的背德者,表面叛逆颓废内心精于算计的利己主义者;反观乡下来的打工妹森田蜜,即便出身低微又无学识,却有颗天生的悲悯之心,与天主教修女信念中“爱德的实践”不谋而合。她直言自己不信上帝,但一次次承受苦难为他人解忧的行为,又体现出了宗教的神性。一边是背负十字架的圣女,另一边是道德沦丧的战后一代,通过在普世的人性光辉中寻找答案,作家得以消解对社会现实的质疑和不安…05-20
  • 初三
    非常熟悉的双线叙事,一边是拥有高等学历的利己主义者吉冈,一边是卑微愚笨却怀“爱人如爱己”之心的蜜。两者的对比在书中形成一股巨大的张力,让人既愤怒得咬牙切齿又心疼得悲悯于坏。吉冈从外界寻找原因来为自己的自私下流找借口,蜜却从内在反省形成对他人伟大的“爱”。远藤周作力图在新宿和涉谷街头找到的神也就是蜜普遍意义上的“爱”。05-23

猜你喜欢

大家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