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施特劳斯(Leo Strauss),20世纪著名政治哲学家,对当代政治、思想领域均有重大影响。代表作有《自然权利与历史》《迫害与写作艺术》《论僭政》《什么是政治哲学》《城邦与人》等。
译者李致远,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讲师,研究领域为古典语文学、古典哲学,译有《尼采与现时代》《尼采的使命》等。

内容简介

1963年,施特劳斯完成其最重要的作品《城邦与人》。

1964年,施特劳斯开始撰写另一部重要著作《苏格拉底与阿里斯多芬》。

在这两部作品之间,施特劳斯在圣约翰学院开设了《高尔吉亚》研讨课程——这篇柏拉图对话的主题,是城邦正义与言语修辞。

因此,1963年的课程,或许是理解施特劳斯这两部重要作品的关键。

在对《高尔吉亚》的解读中,有别于大多数研究者,施特劳斯并不认为这篇对话毫无保留地谴责修辞术。对他来说,修辞术依旧是这篇对话的中心主题,贯穿了整部作品的三个部分。可以说,柏拉图通过撰写《高尔吉亚》批判了修辞术,但同时也在揭示修辞术的必要性,甚至或特别是对哲人而言的必要性。所以,关键在于,是否有一种修辞术形式,得以弥合哲学与城邦间的鸿沟?——这恰是施特劳斯讨论阿里斯托芬时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也是他如此重视《高尔吉亚》的原因。


施特劳斯(Leo Strauss),20世纪著名政治哲学家,对当代政治、思想领域均有重大影响。代表作有《自然权利与历史》《迫害与写作艺术》《论僭政》《什么是政治哲学》《城邦与人》等。

译者李致远,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讲师,研究领域为古典语文学、古典哲学,译有《尼采与现时代》《尼采的使命》等。

下载地址

豆瓣评论

  • 非虛構
    #高尔吉亚篇#1、柏拉图的《高尔吉亚篇》即便有点儿漫谈性质,仍颇富情趣。这篇对话讨论了苏格拉底所探究的几个典型观点。既然苏格拉底把讨论视为达到真理的途径,他当然要把别人的主张考察个水落石出。他们讨论了“辩术的意义究竟何在?更一般的说,各种讨论的意义究竟何在?与此相类似的是有关正义,有关惩罚的作用,有关把快乐和痛苦当作善与恶的讨论。2、苏格拉底认为,快乐与痛苦能在同一个个体身上同时呈现出来。为了消解口渴的痛苦,一个人可以饮水以求得痛快,按照苏格拉底的看法,这个人是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体验了痛苦和快乐。如果痛苦和快乐可以看作是与善恶同一的,那么坏人就像好人一样好或坏,因为他们都具有等量的快乐与痛苦。在一个人解渴时,痛苦和快乐便分别消失了,而当一个人从灵魂中清除最烈得寻与他同在,十善却保留了下来。06-03
  • 潜潜
    又忘记标注了,之前是有多忙啊。施特劳斯真是好的柏拉图阐释者,总能引出深意并解读得完备。《高尔吉亚》是很明显前期作品的痕迹,因为叙述相对《理想国》等中期作品来得更加直接,但是其重点又指向了《理想国》等重要作品的主题。值得反复研究。12-17
  • 仿
    1963,圣约翰学院。《高尔吉亚》中,苏格拉底的三个对手,两个修辞家,一个潜在的政治家。高尔吉亚被迫承认修辞术并非最高的技艺,部分由于场景中的其他年轻人的存在。珀洛斯将修辞术和僭政并列,分开了美和好,即正义美且坏,不义丑但好。最后,克利卡勒斯,将对话的潜在主题推到幕前:人应该如何生活。克粗鲁地推崇强者政治,接近僭政,矛盾地既赞扬又轻蔑民众。作为主题,《高》的风格是修辞学的,最高的存在缺失了。与正义的主题相关,《高》引起了《王制》,与修辞学相关,与《斐德若》相关。04-28
  • 高屿
    雄辩,精彩,非常有说服力,以及一种狡猾的乏力07-03
  • 輞川
    可以看到色诺芬对施特劳斯的柏拉图解释有多重要07-31

猜你喜欢

大家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