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芮哲非(Christopher A. Reed),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东亚史博士,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历史系副教授,1991—1993年上海社科院历史所访问学者。2004—2009年兼任《二十世纪中国》(Twentieth-Century China)主编。
张志强,南京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出版科学系主任,南京大学出版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美国哈佛大学博士后。

内容简介

《谷腾堡在上海》对1876年至1937年间西方印刷技术取代中国雕版印刷术的过程进行了细致分析,揭示了中国传统的印刷文化和印刷商业向印刷资本主义发展的过程。书中通过详细的文史资料介绍,将印刷文化与图书史、社会史、技术史与商业史结合在一起,从技术的发展、企业和企业家的成长经历以及出版业的变迁角度,揭示了晚清和民国时期中国现代出版业的发展历程。中国人有选择地采纳西方印刷技术并充分发展了自己的传统价值观,在中西交流的过程中发挥了建设性作用。同样地,上海的资本主义印刷业之所以能在晚清民国年间脱颖而出,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工商业制度与行业组织的发展,尤其是那些与印刷和出版相关产业的发展。


芮哲非(Christopher A. Reed),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东亚史博士,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历史系副教授,1991—1993年上海社科院历史所访问学者。2004—2009年兼任《二十世纪中国》(Twentieth-Century China)主编。

张志强,南京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出版科学系主任,南京大学出版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美国哈佛大学博士后。

下载地址

豆瓣评论

  • nosurrender
    就问题意识和框架而言基本上和孟悦写商务印书馆与近代印刷中心迁移的文章形成互文,只不过孟悦更强调内部裂变导致的明清精英知识阶层分化和迁移而非晚近时期的外部作用,但本书能够从印刷技术-印刷工业-印刷资本主义的部分给予上海的出版现代性得以完成而所必须的“市场性”因素以重要的逻辑补充和阐释。第五章讲商中世三家撕逼也蛮有意思的。连夜读完终于终于看到一点东西给我支撑了,泪流满面。以及这翻译也是有够翻译腔。11-27
  • 老姜
    文字一般,有小瑕疵,图片大部分较差,模糊,老商务的一张照片还是马赛克的,这是老外做学术马马虎虎,还是咱百年商务做得马马虎虎?02-10
  • 高桥松明
    印刷资本主义,虽在技术史框架下,出版史的视角还是加入了很多人文细节(分明是历史八卦),材料很扎实,可读性很强。作者的基本立场是:安德森的“印刷资本主义”概念在解释上海的中国印刷出版业时存在局限。安德森不是万精油,很需要这样的分析。写“谷腾堡在中国”,从谷腾堡的中文叙述流变开始着眼,有点威廉斯关键词的味道。印刷术从中国传入西方,经改良后再重新被引回,这么一个过程确实很有意思。细节值得再读。福州路还在,当年的书馆却不在了,如今,除了一些老牌出版社还能称得上是毗邻而居(如绍兴路)之外,90年代后成立的出版机构或者工作室大都散落各处。03-21
  • 早睡的锦宝
    在探讨印刷技术与其他物质因素的同时,作者兼顾了近代中国文化、政治等社会历史背景的阐述,使西方技术从传入、运用、模仿到中国化的脉络清晰显现,也深度挖掘了决定这一脉络走向的内在动因。在结合社会历史背景进行研究时,作者也非简单地罗列史实、照搬数据,而是注重分析不同社会阶层、身份关系的转变、分化与融合,及其与中国近代印刷资本业发展之间的内在联系。作者重视从个体的角度进行研究,而非单纯的宏观视角。参考文献取径甚广,最后一章非常有趣…07-06
  • 不安的流光
    自己不做出版史,向来把这个方向的书当闲书看的,没想到这本闲书看完还挺有收获,那个年代很多道理直到今天也都一样。06-11

猜你喜欢

大家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