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安托万・孔帕尼翁,索邦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文学第三共和国》(Seuil,1983)、《现代性五悖论》(Seuil,1990)和《反现代者》(Gallimard,2005)等。

内容简介

本书回顾了法国国内外风靡一时的那个时代,并对其做个总结。

下载地址

豆瓣评论

  • alain.proust
    完全是一次充满刺激和快感的颠覆冒险!孔帕尼翁调用了法国七八十年代几乎全部的文学理论,从作品/文学性、作者/意图、读者/接受、指涉/再现、语言/风格、历史、价值七种基本元素出发,以二分法不断地夹逼理论与常识,理论不断分析并揭露作为传统的文学常识的种种幻像(意图、指涉、情感、风格、发生、美学),却往往在剑走偏锋中滑向主观主义、相对主义乃至虚无主义的陷阱,或完全矛盾地跑到自身的对立面,从而迭代、细化出更新的理论,在正论与悖论构成的语言层级之间螺旋上升,直到一个暂时性的结论阶段性地悬置在两者之间(一种俄耳甫斯的两难困境),常识乃至文学本身都永远如幽灵盘桓于理论之中,而作为文学元批评话语的理论无力得到足够有效以至于常识全面崩盘的定论,它理应作为一种终极的反思不断质疑自身的话语、批评的话语和文学的话语。11-14
  • 孟冬
    文学批评如何自圆其说给出自己的理由让评论站得住脚?这些评论是否真的超越了主观臆断具有客观依据?如果任何批评都不可避免地是主观的,那批评是否就一直陷在怀疑论和唯我论悲剧泥潭里?孔帕尼翁的招魂术,对理论的回顾与梳理没有给我答案。那些丰富得无法穷尽的资料、更迭换代的评论和观点无不在丰富着一位久远的作家或者文学形象。而每一种理论都自有偏好,会赋予偏爱或偏见以普遍性,像狄尔泰说的,从生活经验和思想内涵及作品塑造中推导出生存的普遍性,以此召集各自的拥护者,因为他们的自我在作品中得到印证便会结合为各自门类的内心团体。可随着接触的理论增多,读者的自我会被调整、被修正,对一种价值观的拥护会在经验的长河里来回摆渡,到后来才明白孔帕尼翁所言“理论的作用是被穿越、被舍弃、被人退后几步审视,而不是为了后退”。12-09
  • 卷毛Ashlee
    终于读完了!认真的!还是得有理论基础为前提,即便如此,还是觉得内容很吸引人。对意图,作者,风格的几方面有了更深入的认识!06-19
  • 桃吉诃德
    面对文学理论体系中种种你死我活、不可调和的二元论——作者是“死了”还是“没死”,风格是“虚幻”还是“样例”,文本是“指涉的”还是“自足的”,经典是“主观的”还是“不变的”,“拒斥读者”还是“接受阐释”,“形式主义”还是“历史主义”——孔帕尼翁作出了妙趣横生的解读。而吊诡的是,在他的视野中,理论似乎总是受挫,而常识则每每凯旋,理论陷在它给自身设下的陷阱中,成为一种西绪福斯式的游戏或者堂吉诃德对风车式的挑战。孔帕尼翁的目的并非嘲笑理论或常识的荒谬之处,恰恰相反,他从二者之中都看到了部分的真理,理论的困境不是文学的困境,而文学理论的真正意义也并不在于为文学解读提供一种神圣的教条,它是论战的,是批判的——它是对所有理论的批判,也包括对常识的批判——毕竟,“唯有困惑,乃文学的伦理道德”。03-27
  • 墨脱儿
    使我告别文艺学的里程碑式作品(dbq04-01

猜你喜欢

大家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