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杨奎松,历史学家,主要从事中外关系史、中国近现代史等方面的研究。曾先后任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现为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紫江特聘教授。

内容简介


《忍不住的"关怀":1949年前后的书生与政治》内容简介:对于20世纪中国的知识分子来说,一个最大的历史悲剧就是,他们是最早投身于救国救民的一群人,自认为最了解政治大势,最后却在政治场中最不知所措、动辄得咎、受人轻视。

《忍不住的"关怀":1949年前后的书生与政治》讨论的三人,一位是燕京大学哲学教授张东荪,长期浸淫于政治活动之中,1949年后曾官居政务院委员;一位是报人王芸生,擅长政治评论,多年担任《大公报》主笔;一位是清华教授潘光旦,理科出身,对政治外行却一样曾积极想要为中国政治建言。三人在1949年以前都曾经在不同领域有过出色表现,1949年以后却先后遭遇滑铁卢,人生事业从此一蹶不振。

杨奎松教授不满足于像过去一样笼统地发出质问:为什么中国大陆的知识分子当年竟会停止思想,集体转向?因为随着越来越多的私人记录以及各种报刊、档案文献披露出来,他发现,事情并非那样简单。

下载地址

豆瓣评论

  • 愚公
    这部书前两部分确实是关于易代之际的知识分子研究,最后一部分即潘光旦,其实是从二十年代写到六十年代,就不能用易代之际来形容了。另外,我们在看整部书的时候,会发现杨奎松的写作方式,其实是材料编辑而成,真正写的内容并不多。这在现代史看起来不会有太多突兀,如果换成古代史,就会变成满篇都是古文材料,无法阅读的情况。与陆键东的陈寅恪相比,这本书当然显得正规多了,更像一本历史书,但是精神感召力就差太多了。历史学家文学不过关,虽然油耗的素材,也写不成名篇,原因就是放过文字,不突出历史人物的悲欢离合,总是要做上帝般俯视点评,文章是客观的,但是作为一本知识分子的心灵史来说,未免就显得干燥无味。07-05
  • ·
    意义不必说,山雨风满楼。尊重人性幽暗,注重过程渐进,戒凭结果定断。原料上乘,结论夹生。忍不住关怀写得透,被忍不住“关怀”写得少,对后种“关怀”不能忍到又能忍尚可挖掘。知识分子研究和士的研究理论视野皆有局限,导致确实只写书生而非文理学人,结语问题意识也有偏差。02-22
  • romeobleu
    搞明白了,历史系的人写书,大抵是通过那些犄角旮旯的考据,来论证一些不证自明的道理;你想反驳都无从下手。05-29
  • fateface
    一边看一边在心中呐喊,再来一次知识分子改造的话,我肯定就完蛋了。07-12
  • 小波福娃
    其实是三星半。反正已经仔细修订过了,放心读八。08-26

猜你喜欢

大家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