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孔庙从祀与乡约(朱鸿林明史研究系列)》论文十三篇,分为两组。前八篇研讨的孔庙从祀问题,其实质是明代衡量学术的原则和标准,由此可见朝廷、以及当时的一般意见对于道学和个别人物(如王阳明)的看法。后五篇论乡约,有两篇通论和三个具体个案。在明代地方社会的治理中,宗族和乡绅起过重要的作用,士人在乡里主导的风俗教化与官方主导的相对严酷的里甲、保甲制度,彼此能够替换、互补,这是乡约制度在当时渐趋流行的原因。

朱鸿林毕业于香港珠海书院中国文史学系及中国文学研究所,1984年获得美国普林斯顿大学东亚学博士学位。历任普林斯顿大学东亚系研究员、美国威尔逊国际学者中心研究员、台湾“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研究员、香港中文大学历史系教授、香港理工大学中国文化学系创系系主任,现为香港理工大学人文学院院长暨讲座教授、香港孔子学院院长,教育部长江学者讲座教授,香港人文学院创院院士。专攻中国近代历史、宋明理学经典、 明人文集等。

“朱鸿林明史研究系列”为他此前专题研究的系统结集,完整的呈现了其在明史领域创造多年所取得的杰出成就。

下载地址

豆瓣评论

  • 愚公
    朱鸿林明代思想史研究的特色,是用清代文献学来研究明代的思想事件和文本。在这本书中,朱鸿林主要处理了从祀孔庙,以王阳明从祀孔庙为中心,讨论了吴澄从祀和罢黜的过程,从中看出思想发展的过程。后半部分主要是关于乡规民约的研究,显示出朱鸿林受到华南学派的影响,关注民间社会,特别是将相约与思想史研究结合起来。本书写作非常严谨细致。09-25
  • 殊同
    《〈王文成公全书〉刊行与王阳明从祀争议的意义》一篇堪称经典,从版本勘误出发,进而描摹当时的学术风气与政治形势,连接起二者的互动。内容绵密细致,叙述又从容不迫。可作范文学习。11-15
  • 这么近,那么远
    按需。“书论文十三篇,分为两组。前八篇研讨的孔庙从祀问题,其实质是明代衡量学术的原则和标准,由此可见朝廷、以及当时的一般意见对于道学和个别人物(如王阳明)的看法。后五篇论乡约,有两篇通论和三个具体个案。在明代地方社会的治理中,宗族和乡绅起过重要的作用,士人在乡里主导的风俗教化与官方主导的相对严酷的里甲、保甲制度,彼此能够替换、互补,这是乡约制度在当时渐趋流行的原因。”11-16
  • 志于匏
    同樣處理孔廟問題,黃進興著重於歷史架構的搭建(政統與治統之間,學派的宗教化),朱鴻林更像是利用孔廟從祀問題為自己的思想史研究增加一個維度使之更為立體。朱先生對明代思想史的熟稔程度不必多言,此著選文的議題選擇也極為高明,都是以從祀看學派與學風之爭,以點帶面,把從祀寫成非常清晰的學術史切片。寫王文成公全書那篇和後來楊正顯做王陽明年譜思路上異曲同工,都是從爭取「從祀」而產生的衍生文本來看從祀之爭的運作模式(順便還小小打了一下哲學派思想史的臉)。鄉約的部分反而有些弱(因為這類文本本身從文獻出發就偏單薄,還是要看實踐情況),但是能看出想從《大學》在明代地位的提升聯繫到地方實踐與禮儀道德一體化的嘗試,不過社會層面的分析偏弱一些,有點不接地氣05-31
  • Astoria Zhou
    《明史》读书会后读的第一本,一下子明白了什么是好论文07-12

猜你喜欢

大家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