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梁云 ,新疆阿克苏人,北京大学考古学博士,曾先后在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南开大学历史学院、中国国家博物馆工作,现为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常年在中国西北地区与中亚国家从事田野考古工作、曾主持发掘甘肃甘谷县毛家坪遗址、乌兹别克斯坦拜松市拉巴特遗址等。研究方 向为周秦汉考古、中亚考古。著有《战国时代的东西差别——考古学的视野》及学术论文数十篇。

内容简介


《史记》关于秦有两个本纪,即《秦本纪》和《秦始皇本纪》,充分说明了司马迁对秦的重视。汉承秦制,又要避免秦二世而亡,故秦如何从一个边鄙陋国一统天下而又转瞬覆亡,成了自贾谊以来两千年士人最为关心的历史问题之一。

从西迁陇右到统一天下,前后约七百年。《史记·秦本纪》记述了秦人如何从小到大,由弱变强,完整经历了从附庸到诸侯国,再到王国,最后到帝国的发展,再现了“三部曲”的历程,在中国古代文明史上有经典意义。

《西垂有声》以《史记·秦本纪》为主线,以相关的考古资料为“第四家注”,以期達到考古与文献相互印证、相互启发的“二重证据法”冊效果。作者聚焦的问题是:秦从一个鄙陋的蕞爾小國能最终统一天下,建立帝业,除了历史时势,自亦有制度文化、思想理念等方面的因素,这些因素在其早期发展的时空格局中有怎样的萌芽?在物质文化上有怎样的反映?秦的早期发展如何从考古学角度得到合理的復原和陈述?另外,秦人早期历史中长期聚讼纷纭的谜团:如秦人的来源和秦文化的渊源、平王东迁和秦始建国的年代、秦国的周餘民、大堡子山秦公大墓的墓主、穆公葬地等,也是《西垂有声》关注的重点。

下载地址

豆瓣评论

  • JSC
    上过通识课,所以很快翻完了这本书,老师上课讲的段子也收进去了。优点是耳目一新,对理解上古史有一个新的视角,包括如何全方位解读上古史文献,要是语文老师上课也这么讲就好了。缺点是比较松散,毕竟是讲义性质嘛。梁老师幽默而博学,虽然看形象显然是风吹雨淋。秦史与我故乡息息相关,让这本书对我另有意义,买来纪念那个夏天。06-16
  • DELAKU
    1. 司马迁牛逼,啥都记下来了,只等考古证实。2. 考古和历史的结合。3. 作者不光写考古和历史,还记录了村民阻拦和两千人盗墓,也是很纪实了。07-10
  • 羨漁
    虽然作者对于一些问题的认识(如县制、五等爵、二十等爵、官—爵转化)与目前历史学研究的前沿还有一些距离,且过于相信考古和文献的对应关系(尤其在礼制上)。但本书介绍了许多较新的考古材料,全书一百多张图片很是丰富(彩图很多,印刷质量不错)。尤其结合春秋战国领域研究的具体情况,此种兼有科普与研究,串联考古、文献的写作方式应该被提倡。满分鼓励下。07-07
  • 韧勉
    二重证据法基于秦史研究的系统化梳理,对《史记·秦本纪》每一句背后所能反映的史学背景,及其可兹对证的考古文物资料分析全面。图文并茂,相得益彰,较之吉大滕铭予的《秦文化》一书更加全面推进,不仅是类型学层面,还包含古文字学的若干互证,算是2020年考古资料与文字史料互证的典范之作。06-12
  • NADPH
    本来《史记》本纪里头的世系是很枯燥的东西,以往读都不太重视,像走过场一样看个囫囵,没想到可以结合出那么多东西。西周和春秋史的局部那么一讲很有意思,希望秦本纪后半部分也出个讲义,同样也有人能这样贯通着考古讲讲其他本纪、世家的情况。读起来秦早期的迁都史以及和周围方国的地理关系与征伐缘由都有如拼图板一样慢慢结合。你看看人家能从《周本纪》虞芮问周联系到秦灭梁、芮讲出戎狄南下使芮国东迁,咱就只能当个封神榜故事瞅。我想着通识课的通确实得有那么回事儿,学生可能有那么一些材料古书读过,但是还比较隔,这种课一方面给新知识,一方面把学生隔的知识给贯通了。开头比较重要的当然是作者对秦人东来的证据论述。09-26

猜你喜欢

大家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