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余國藩(Anthony C. Yu)
美國芝加哥大學巴克人文學講座教授,並為該校唯一由神學院、比較文學系、英文系、東亞系及社會思想委員會五系合聘之資深教授。余國藩也是台灣中央研究院及美國國家人文科學的院士,並榮任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通信研究員。余國藩向以英譯《西遊記》(Journey to the West,四冊)飲譽學界,在《重讀石頭記》及各類論文之外,他另有《重訪巴拿撒斯山》(Parnassus Revisited: Modern Critical Essays on the Epic Tradition)及《信仰的語形學》(Morphologies of Faith: Essays in Religion and Culture in Honor of Nathan A. Scott, Jr.)等書之編。
譯者簡介
李奭學
東吳大學英文系學士,輔仁大學英國文學碩士,芝加哥大學比較文學博士。曾任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翻譯研究所暨英語研究所助理教授,現任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助研究員,並為2003年中央研究院年輕學者研究著作獎得主。著有《中西文學因緣》等書,譯有《余國藩西遊記論集》和《閱讀理論︰拉康、德希達與克麗絲蒂娃導讀》等書,並曾擔任《聯合報》、《中央日報》和《自由時報》等報副刊的書評及專欄作家。

内容简介

賈寶玉幻形轉世之前乃神瑛侍者。對余國藩而言,青埂峰上這顆頑石係《紅樓夢》全書象徵結構的總綱,小說裡的情欲糾葛和其中隱含的後設問題由此開展。「情」為何物?在《紅樓夢》中,這也是個大問題,余國藩旁徵博引,從文化整體對這個問題有全面性的探討,認為「欲望論述」觸處可見。余國藩另由修辭上的細微處下手,在本書中發輝西方學界於希臘語文的人文考崛學。《紅樓夢》對於自己虛構性格的觀照反省,在在便經此法眼照破。余國藩又常在文字邊緣推敲,探索文本的中心現呈,而解讀心如此態開放,青埂峰上的頑石當然意義別具。這顆石頭既是神話中的補天棄石,也是故事中的神瑛侍者與來日的紅塵裡賈寶玉。他們是三位一體,既為文本的來源,又是文本的主角,更是文本本身。《紅樓夢》中的真假問題,余國藩以為便如此這般而由小說所坦承的「空虛幻設」與讀者閱讀時的「姑妄信之」開顯出來。《紅樓夢》書首有謂︰空空道人係《石頭記》的第一位讀者,余國藩因以為展讀小說的同代或後世讀者都得退居其次,所有《紅樓夢》的閱讀因此也都是「重讀」。曹雪芹在悼紅軒內「批閱」《紅樓夢》十載,而為了釐清上述有關「情欲」、「真假」與「修辭」的問題,余國藩在芝加哥大學也花了十年工夫孜孜研究。他誠懇惶恐,態度之嚴肅不讓《西遊記》十三年的英譯事業專美於前。作者簡介

余國藩(Anthony C. Yu)

美國芝加哥大學巴克人文學講座教授,並為該校唯一由神學院、比較文學系、英文系、東亞系及社會思想委員會五系合聘之資深教授。余國藩也是台灣中央研究院及美國國家人文科學的院士,並榮任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通信研究員。余國藩向以英譯《西遊記》(Journey to the West,四冊)飲譽學界,在《重讀石頭記》及各類論文之外,他另有《重訪巴拿撒斯山》(Parnassus Revisited: Modern Critical Essays on the Epic Tradition)及《信仰的語形學》(Morphologies of Faith: Essays in Religion and Culture in Honor of Nathan A. Scott, Jr.)等書之編。

譯者簡介

李奭學

東吳大學英文系學士,輔仁大學英國文學碩士,芝加哥大學比較文學博士。曾任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翻譯研究所暨英語研究所助理教授,現任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助研究員,並為2003年中央研究院年輕學者研究著作獎得主。著有《中西文學因緣》等書,譯有《余國藩西遊記論集》和《閱讀理論︰拉康、德希達與克麗絲蒂娃導讀》等書,並曾擔任《聯合報》、《中央日報》和《自由時報》等報副刊的書評及專欄作家。


余國藩(Anthony C. Yu)

美國芝加哥大學巴克人文學講座教授,並為該校唯一由神學院、比較文學系、英文系、東亞系及社會思想委員會五系合聘之資深教授。余國藩也是台灣中央研究院及美國國家人文科學的院士,並榮任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通信研究員。余國藩向以英譯《西遊記》(Journey to the West,四冊)飲譽學界,在《重讀石頭記》及各類論文之外,他另有《重訪巴拿撒斯山》(Parnassus Revisited: Modern Critical Essays on the Epic Tradition)及《信仰的語形學》(Morphologies of Faith: Essays in Religion and Culture in Honor of Nathan A. Scott, Jr.)等書之編。

譯者簡介

李奭學

東吳大學英文系學...

下载地址

豆瓣评论

  • 沈沈
    读了第一二章。第一章的写作思路似乎有些问题,作者本意应是批评现有的红楼梦研究路径,即以真实为则的历史批评比如索隐派、新红学等,并提出、强调以虚构为核心的红学批评路径。然而,作者以破代立,而且论述重心放在了对历史研究追求的真实准则的质疑上,而不是放在文学虚构自身的价值上,但明确文学虚构的价值又是作者在虚构角度重新进入红楼梦研究的前提。也许立的过程在后文中有详细论述,读后再谈。另外是第二章,其中对于性情欲的思想史梳理视野宏阔,非常扎实,我的硕士论文开题也从此汲取了很多的养料。但是,和第一章存在一个共同的问题,那就是结论并不新颖。第二章强调的以情反礼和第一章强调的文学研究中真实权威的破除,其实都不算是很新的观点。10-09
  • Hong
    系內多位專任老師的老師,數年前有緣一睹其風采,很敬重的一位學界長輩。首次認真拜讀其著,不能以好看與否來評,行文用心之大和視野之廣是好些紅論所不及,但認真談紅樓的又實在不多,故不敢亂評。02-12
  • 清都客
    开头一直在讲阐释学,或者说,中国诗学,刚好是我的专业,说实话,余老师讲得不咋地。不论是讲虚构,讲史学书写,还是梳理“情、欲、性”这几个概念,十分不完备。其中征引了很多西方阐释学的理论显得在价值上喧宾夺主了。谈《红楼梦》很浅,对人物的认识也是印象派。而且用“讽刺性”来弥合后四十回的纰漏,真是牵强附会。不过还在学者可敬的一点在于视野阔大,看到问题也往往能一针见血,这是埋头故纸堆琐琐之谈不能及的。04-16
  • Simonoth
    开年标记。余先生的阅读量至少是我的两倍,李先生的中文词汇量大概是我的一点五倍。更喜欢前面不讲《红楼梦》的理论部分。可能终究是没法对《红楼梦》完全佩服。01-01
  • 孟淳扬
    这本书竟然人图没有…纳闷了05-20

猜你喜欢

大家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