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齐小林,男,1977年出生,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学士、硕士,南开大学历史学博士,中共中央党校中共党史教研部讲师,主要从事中共革命史、近代华北乡村社会经济史的研究。

内容简介

抗日战争和随后而来的国共内战从未远离我们。对于这两场战争,我们看到更多的是它宏大的一面。然而,战争终究是由普通人承担的,对于战争中的普通人我们却知之甚少。《当兵:华北根据地农民如何走向战场》以实证的方法研究这两场战争中一个很小的截面,即中共领导下的华北农民是如何走向战场的,以及他们走向战场之后面临的问题。从中我们可以看到普通人面对战争时的痛苦和挣扎,也可以看到传统、乡村、革命和战争如何在普通人身上交错。


齐小林,男,1977年出生,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学士、硕士,南开大学历史学博士,中共中央党校中共党史教研部讲师,主要从事中共革命史、近代华北乡村社会经济史的研究。

下载地址

豆瓣评论

  • ·
    主题集中,框架完整。不畏正统,不慕新潮。立足档案细梳丰厚史料,坐实革命动员惨淡真相。朴素制作,诚意出品。虽因条块切割及欠缺个案解剖和口述比照,未能充分结合分析土改、政策及战争过程纵向变化、村庄内部权力斗争和相关个体生命历程,但全书已五十万字,还能要求什么?10-26
  • 云清
    革命有前途,当兵没前途。对生的渴望是人的本性,无论时局如何动荡,在“小农思想”根深蒂固的中国农村,对走向战场是心存畏惧和悸动的。即使土地改革之后,农民仍然未能如愿参军,历史的复杂性在农村基层政权动员参军显露无疑。本书以扎实的档案史料作支撑,用清晰的脉络进行梳理,立体建构了基层政权和农民间围绕参军的“博弈互动”历程,并对乡村伦理,行政方式等侧面进行了高度还原,微观宏观交之于此,见微知著,足见人性。同时深为赞同作者文中所言,中共动员参军问题如此之多为何却还能胜利?其实“有问题”与“失败”并无必然因果联系,只有当我们开始脱离了“正确的叙事逻辑”,才能发掘出真实的历史。每一个生命值得尊重,每一个牺牲都值得怀念,光阴荏苒,散落飘零无所依的故事总会有人去书写,齐老师这份坚守和记录弥足珍贵。04-02
  • 维舟
    非常质朴的历史实证主义写法,爬梳整理的基本功了得,提供了丰富到令人叹为观止的历史细节,仅此便可启发人重新设想革命的复杂性,所述动员机制、社会规则甚至还可触发对传统中国及现代治理的社会学思考。不过,缺点也很明显:学术范式可说相当陈旧,几乎完全拒绝理论渗透(引用的论著观点基本只是点缀而非有机组成部分),教材编写式的平板叙事——概言之,如果不是这个选题足够好,产出的可能就完全不一样了。此外,更重要的是,这本书尽管宣称要去理解农民的心理,但实际上却无形中认同管理者的视角,与《弱者的武器》那种著作中的批判性很不一样。10-18
  • 琳琅满木
    农民当兵之因绝不是一种理由可以遮天蔽日。单一的宏大叙事为阶级觉悟或为民族主义(啥 啥 啥 苏维埃?苏兆征的哥哥?),单一的贫穷或保卫土地改革胜利果实(我把果实还给你行不,以后有这个庙就没有这个神了)都只是窥一斑而不能见全豹。此外,中共土地改革客观上冲击了“越穷越革命”的思维,出于阶级意识,粗暴的拉壮丁也走不通。征兵工作如行蜀道,如越湍流,其成本、效率与收获可能并不成比例。历史的进程本来就是打着手电筒,在崎岖羊肠之上摸黑滚爬,踉跄到终点并不意味中途的跋涉就是最优路线。历史的变量如同冲积平原附近的百川激荡,没有“凌绝顶”的制高点,谁能看到潜流中的草蛇灰线呢?12-02
  • 小波福娃
    补mark,值得安利,还想读到作者以后更好的书05-27

猜你喜欢

大家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