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本書透過「奢儉論」、「本末觀」、「出處辨」的分析,探討明清士人在社會、經濟、政治變動中的秩序意識與文化心態。上篇「崇奢與保富」以禁奢令與奢侈論為核心,考察明清消費論述中的政治、道德與社會面向,以見十五至十八世紀中國的社會變遷與秩序意識。中篇「本末與生計」分別從食米不足、菸草傳播、商業思想等三個面向,探討晚明盛清的經濟議論與本末觀念。下篇「鼎革與出處」以元明之際的士人陳謨和清初的衣冠變革為例,探討鼎革之際的遺民心態,考察知識分子在這兩個「天下秩序」變動中的出處抉擇及文化衝擊。本書特別關注的當代士論都以十六世紀開始的秩序變動為關鍵,充分反映了明清社會的「秩序心態」;士人深固的秩序情結不僅定義了「世變」,也定義了前近代的明清「社會」。
林麗月,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曾任中國明代研究學會理事長,現任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教授。著有《明代的國子監生》等數種研究專著;編輯《臺灣學者中國史研究論叢.社會變遷》、《近代國家的應變與圖新》等數種論文集;並發表〈科場競爭與天下之「公」:明代科舉區域配額問題的一些考察〉、〈孝道與婦道:明代孝婦的文化史考察〉、〈俎豆宮牆——鄉賢祠與明清的基層社會〉等數十篇論文。
豆瓣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