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石竹青,1972年生于天津。1996年、1999年先后获辽宁师范大学文学学士学位与文学硕士学位。2003年获北京师范大学电影学(文学)博士学位。现为大连民族学院设计学院副教授。在《现代传播》、《作品与争鸣》,《美苑》。《辽宁师范大学学报》,《文汇报》,《中外军事影视》、《电影评介》、《电影》等刊物上发表论文20余篇。

内容简介

目录:

引言/1

第一节:“七九新浪潮”:香港社会转型与文化观念变迁之镜语/2

第二节:当代消费文化:仪式性的审美活动/8

一、奇观化的视觉功效/13

二、情绪的疏导与宣泄/14

第三节:如何分析与评价香港电影/15


第一章:香港电影市场状况考察/18

第一节:港产片产量与票房/20

第二节:市场下滑的主因/26

一、外因/27

二、内因/30

第三节:救市的努力/38


第二章:香港电影生态与类型化叙事/44

第一节:香港电影生态:商品化·世俗化·标准化/45

一、影像文化的商品化/46

二、影像文化的世俗化/49

三、影像文化的标准化/52

第二节:香港类型电影:成规的融会与变体/55

一、类型电影的基本特征/55

二、类型电影的叙事策略/67

三、类型电影的意义传达/74

四、类型电影的人物模式/82

喜剧背后的悲情——《我左眼见到鬼》赏析/97

附:类型片新典范之一——《无问道》个案分析/102

附:类型片新典范之二——《旺角黑夜》个案分析/110


第三章:香港电影的文化内力/123

第一节:传统的显影:文本中的本土现实/125

一、体验真实:现实主义电影轨迹/126

二、感受“俗化”:传统文化的现代包装/131

第二节:时代的镜像:文本中的集体意识形态/134

一、象外之境:民族形象·身份的渴望/136

二、归去来兮:“九七”情结·归根之旅/139


第四章:香港电影的作者风范/147

第一节:许鞍华:在历史思绪中解语现代生命/148

附:魅力支点意义之途——《男人四十》赏析/156

第二节:王家卫:在后现代时空中速写个体人生/162

附:错位的镜语,雕刻不老的记忆——《花样年华》赏析/176

第三节:杜琪峰:在别致的游戏感中博弈运命/184

附:静观中的美感与智慧——《枪火》赏析/195


第五章:香港电影的精神秘笈/202

第一节:我爱香港:《l:99》之精英电影行动/203

精神之一:爱港敬业/203

精神之二:乐观自信/205

精神之三:自强自救/205

第二节:风采自现:《1:99》之影像艺术集锦/206


一、多重叙述方式探索多样化创作空间/207

二、多种艺术手法表达多样化情感可能/209

三、多层美学意境提供多样化审美趣味/21l

结语/216

参考文献/219

后记

下载地址

豆瓣评论

  • 山下猫
    七九新浪潮之后,这几个字用的有心机,影史材料很有限,讨论范围集中在九十年代后,学生论文出书算是学术政绩,观点拼凑,堆砌名字常见。许鞍华一段有启发,其他导演都是老调重弹05-28
  • kinder23
    “正如许鞍华在20年之后的历史性回顾中所提到的,当时的他们缺少必要的合作与共识,没能及时有效地将这些制作上的尝试系统化。正是因为这一点,“七九新浪潮”远远不能与特吕弗、戈达尔等掀起的“法国新浪潮”相提并论,后者是一场革命性的电影运动,而前者却只能称之为一次电影现象。” 七九后依然是没有系统,但依然充满生命力、创造力。哪怕走过辉煌,精神内核犹在。这本书某些电影分析还是很详尽,关于《1:99》短片,现在看来真是团结而令人鼓舞。03-10
  • 豆农
    大纲流,适合迅速浏览过。08-14
  • 奔兔吉尔
    內地視角談港片史,千言萬語皆屬科普。學生論文集結成冊,連篇累牘盡是摘錄。【160】03-10
  • 木头
    以后传媒大学出版社出的电影类的书,还是犹豫犹豫再买啊.04-22

猜你喜欢

大家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