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库沙那瓦・乔杜里,生于加尔各答,后随父母移民美国。在耶鲁大学完成本科学业后,回到加尔各答并以记者身份供职于当地的《政治家报》,后又返回美国在耶鲁大学攻读政治学博士学位。本书是其第一本公开发表的文学创作。

内容简介

离乡需要很大的勇气,归乡又何尝不是?

下载地址

豆瓣评论

  • Planetes G.
    加尔各答完全担得起“史诗”二字,因其历史本身就是一段移民史。这样的城市会让你看到,人类是如何为了更好的生活而不停迁徙,又是如何与迁徙带来的乡愁共生共存的。要说这本书有什么特别,那便是它由移民又归乡的年轻人所写,为自己的城市所写,书中境遇几乎是每一个离开家乡去外地寻求更好发展的当代人的境遇。客观来讲,文化相对弱势群体的历史往往由文化强势群体去言说去定义,但他们自己又怎样看待那些历史,怎样审视所处城市的变迁呢?我想,每一个人,每一个个体,都可以去书写自己看到的以及理解的,属于自己的城市志。(这样讲好像有点沉重,但事实上这本书写得相当有趣,加尔各答的街头可谓惊喜连连。04-09
  • 吴慢慢
    对印度十分陌生,加尔各答更是。印度通同事说这书要能把我鼓动去趟印度算是值了。它成功了,单「学院街」一章就令人向往,不自觉地跟随作者的笔触拼凑出一幅时间流动的三维地图,装着记忆中与现实中的城市。除了书写不复往日辉煌的前英殖民地首都的城市风貌和历史文化之外,更令人动容的是对家族变迁、友人交往以及记者生涯的记叙,这里头许多人同样经历过去国怀乡与回归,保有一方理想主义者的真空地带,缅怀着未必相通的城市记忆。读最后三章差点泪目,为一个故土的陌生人挽不回历史、看不清现在、改变不了未来的悲鸣,但也正因为与故土若即若离的关系,让他可以大胆地发出这番喟叹,而不必陷于现实泥淖无法自拔。写完这本书,作者算是给「我为什么回到加尔各答」这个问题找到了自己的答案。05-12
  • Blade King
    文笔好译笔也好。对这种无处可寻又无法逃离的感情非常有感触。作者个人情感与城市的深度交织,也想去加尔各答看一看了。04-13
  • 晓林子悦
    作者在印度长大,90年代随父母移民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毕业后回到加尔各答《政治家报》工作两年,又回到耶鲁读博,然后仍然回到加尔各答工作,妻子也是耶鲁印裔博士。作为一个受过高等教育、离开-回归-离开-回归的印度人,这样的纠结回复隐藏奈保尔式的复杂心绪,印度人随地便溺的恶习也让他感到羞耻,作者与印度的关系更盘结,他的亲族有许多居在印度,他们感情深厚,写外婆葬礼与童年的部分很动人,印度的家族观念和繁衍观与中国很相似,作者眼里的印度有古老陈旧的一面,也有他对“学院街”等文明繁荣新气象的描摹,他写人、写事、写回忆,写正在经历的,写他以记者身份观察的社会现象,写观念碰撞带来的思考,那种局外人同时在场者的眼光,让这部作品呈现的个人选择的彷徨与对故乡的流连仿佛成为印度这个国家现代化矛盾的缩影。04-29
  • 幽灵不会哭
    乔杜里拥有最完美的观察视角,对于加尔各答,他既是主人又是过客,阅读中总是会联想到在杜尔迦女神节期间游览加尔各答的那些时光,这个城市被雨水冲刷的印记,迷失在那些迷人的小巷里,乃至在大理石宫殿吃的闭门羹,自己的记忆和作者的文字在不经意间重叠,当然还有街头那触目惊心的贫穷和沾满烟火气的市场,最早通过泰戈尔、雷伊和伽塔克认识了加尔各答,之后知道了这座城市背后的分离与死亡的痛苦,也更加理解了孟加拉文化中的超越绝望的热情,乔杜里的加尔各答是私人记忆与现实落差间的平衡,是人生价值冷与热的较量,更是理想主义失落年代的自白,但就如永远无法扭转的时间的洪流,恒河依旧流淌,历史仍然暧昧,这座史诗之城仍旧车水马龙,光荣的逝去,但在那些街头小巷里,加尔各答的新生已经开始,相信我也会和作者一样重返这座热血之城05-17

猜你喜欢

大家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