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西蒙娜·薇依(Simone Weil,1909-1943),20世纪最具原创性的法国哲学家、政治思想家、社会活动家。1909年2月3日生于法国巴黎一个文化教养很高的富裕的中产阶级家庭。1926年到1931年,薇依以第一名成绩考入巴黎高师从事哲学学习和研究。1931年到1934年,薇依先后在外省的几所中学任哲学教师。从1940年到1943年,薇依对以往的劳动、战斗、政治参与和社会活动的经历进行理论总结。在马赛、纽约,最后到伦敦,她写了一本又一本的笔记,内容涉及哲学、历史、政治直至1943年8月因饥饿、重病死于伦敦郊区的修道院,年仅34岁。她的大部分作品都是在死后出版的,受到广泛好评。其主要著作有:《柏拉图对话中的神》《被拯救的威尼斯》《在期待之中》《工厂日记》等。

内容简介

法国向当代世界奉献出的一份珍贵礼物:西蒙娜·薇依。

下载地址

豆瓣评论

  • 新京报书评周刊
    以切身体验为基础,薇依知道并深深感受到一个工人的生活饱含的巨大痛苦,她详细记录并思考工人的处境,为改善工人的生存状况,她号召雷诺工厂的工人把自己的内心感受写出来,发在杂志上;她给一位工厂经理写信,给出改善建议;而且薇依清楚地知道,工人面临的不幸与政治制度和社会形态无关,“我关于工厂的疑问完全不受政治制度的影响。它事关工厂从完全从属关系逐步过渡至某种从属和合作混合的关系,理想情况是纯粹的合作”,而所谓革命,很有可能只是导致压迫集团的更换,“只要生产是建立在被动服从的基础上,工人们就要继续被动地服从”。这显示出薇依敏锐的洞察力,对某些主义作出反思,而她给出的最终解脱/救赎之路是具有超越性的。07-01
  • 胡桑
    虽然薇依的体验是可传达的:与生命直接接触,羞辱感,痛苦,崩溃,渴望自由,享受与他人在一起。但如果不是薇依写的,我大概是不会去读这么一部工厂日记的,十分琐碎,太多工厂术语和数据。不过日记之外的书信和哲学思考又是那么尖锐:工厂工作是对人的奴役,只要人们继续“带着厌烦工作”,任何社会都是不稳定的。工厂的工作形成的空洞只能由享乐和快感来填补。最终,家庭就不会被尊重。那什么是非奴役性工作?工作不应该拖累劳动者,需要不伤害贫穷者心灵的无偿的快乐。05-10
  • 空山
    252· 更喜欢前部分,好玩,薇依好阔爱,做工日记看出了她的天真烂漫,像极了刚毕业出身社会被毒打的小青年,时而激情满满,时而痛苦摆烂,做慢苦恼,做快苦涩,还悄悄把做坏的零件藏起来,把电力故障(放假)当好运也好真实。她很理想主义,但又很清醒的认识到现实存在的问题,真诚而无傲慢姿态(不过嘴毒起来也是真的毒,一针见血。二三十岁能有这样的格局实在让人佩服(反正我比她老都没有……她讲到吃苦不是必要,我可太想把这句话贴在每个国人的额头上了。一个我要做到的(人生重要的事情:训练自己的注意力。“我对自己感到抱歉,没能变成一个机器人……”真的被她笑死“避免痛苦的唯一方法是进人无意识的状态。许多人以这种或那种形式屈服这种诱惑,我也经常如此。想要保持作为人的清醒、意识及尊严是有可能的,但就得要每天克服绝望。06-29
  • 景略__
    真实的班味很重。“疲惫使我忘记留在工厂的真正原因,也使我几乎无法抗拒这种生活最强烈的诱惑:停止思考的诱惑,这是唯一能避免痛苦的办法。”06-03
  • 柚恩不吃糖
    书本身不值五星,这多出来的星是打给薇依的08-08

猜你喜欢

大家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