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從強盛到巔危的最後一個皇朝
從帝制走向現代國家,
進入世界秩序的嬗變和過程。
晚清帝國自鴉片戰爭以後一連串的戰事和條約,在國共兩黨各自表述的「革命史觀」主流論述中,長期予人「軟弱無能」、「貪汙腐敗」、「保守固拒」、「用人不當」等等負面刻板印象。更由於外交上的一再失利,使得晚清帝國又被視為近代中國簽訂不平等條約「喪權辱國」的始作俑者。
但這一時期的歷史現象極其複雜。在鴉片戰爭爆發之際,大清帝國尚未衰敗或失控,只是逐漸深化的內外危機,幾乎同時撲來。儘管如此,清帝國政權仍勉強持續了五十年之久,直到甲午戰爭敗給明治維新後的日本,始感受到國祚之衰頹。
本書打破國族敘述的框架和單一敘事,採取國際史與全球史的視角,深入近代中國的國際性質,及其與世界的交往。書寫上,跳脫傳統的編年歷史,並找出影響清末發展的重大事件,以專題分析的方式,為這段歷史賦予新的解釋。同時回到晚清時空,拋除單純的道德褒貶,以其時人之行為、動機、處境和結局,來評價其歷史定位。
吳翎君
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教授
政治大學歷史學博士,曾任臺灣東華大學歷史系教授、哥倫比亞大學東亞系訪問學者、美國傅爾布萊特(Fulbright)學者於哈佛大學費正清中國研究中心、德國魯爾波鴻大學東亞研究學院客座教授。著有《美國人未竟的中國夢:企業、技術與關係網》(本書榮獲第十屆中央研究院「人文及社會科學學術性專書獎」)、《美國大企業與近代中國的國際化》、《歷史教學理論與實務》、《美孚石油公司在中國(1870-1933)》、《美國與中國政治:以南北分裂政局為中心的探討,1917-1928》等學術專書。
豆瓣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