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朱刚,1972年生,江苏宿迁人。1987-1992年就读于江苏省南通师范学校;1998年于武汉大学获哲学硕士学位;2004年北京大学获哲学博士学位。2007-2008年访学于巴黎第十大学(Nanterre)哲学系。现任教于中山大学哲学系,中山大学现象学研究所、法国哲学研究所。以德国哲学、法国哲学和现象学为主要研究领域。著有专著:《本原与延异——德里达对本原形而上学的解构》,(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2006)、《开端与未来——从现象学到解构》(商务印书馆,2012);译著:《论精神——海德格尔与问题》(德里达,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总体与无限——论外在性》(列维纳斯,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另有论文二十余篇。

内容简介

《多元与无端》以列维纳斯对传统西方哲学中“一元开端论”的解构为视角、以“多元论”和“无端学”为其前后期不同的解构路径,对列维纳斯哲学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和重构。

《多元与无端》即是对列维纳斯两条解构路径的展示与探讨。《多元与无端》以列维纳斯对传统西方哲学中“一元开端论”的解构为视角深入研究列维纳斯哲学。《多元与无端》认为,列维纳斯哲学的主旨是要消解各种总体以拯救作为外在性或无限的他人。而由于各种总体又都是建立在“一元开端论”的基础上,所以对总体的解构最终又深化或具体化为对“一元开端论”的解构。《多元与无端》认为列维纳斯对西方哲学中“一元开端论”的解构分为前后两个阶段:在以《总体与无限》为核心的前期思想中,列维纳斯是通过“多元论”来解构传统西方哲学中的“一元开端论”及其造成的各种“总体”。其具体策略是:确立每一个存在者的独一性,认为每一个自我的内在性都是不可还原的(不可还原到任何一种总体上,无论是国家、人类、还是历史),进而把每一个自我、内在性、心灵、主体性都展现为新的起源或绝对的开端,这样便建立起真正的多元性(多重开端),从而消解一元性,最终使总体破裂。而以《别于存在或去在之外》为核心的后期哲学则代表着列维纳斯解构“一元开端论”的第二个阶段:在这一阶段,他不再是通过解构开端的“仅有性”或“一元性”、不再是通过确立“多元性”与“多元论”来解构“一元总体”,而是通过对“开端”本身的解构、通过展示出在任何开端之前早已就有的“无端”之维,来解构“一元开端论”以及各种总体。这一“无端”之维就是伦理,就是善良,就是自我对他人的替代……所有这些,从存在论和自我学上看都是“无端的”,没有根据和理由的。它别于存在、先于自我,它处在自我的“前史”之中,来自“不可记忆的过去”。这一解构策略被列维纳斯称为“无端学”(an-archéologie)。所以,列维纳斯对传统西方哲学中“一元开端论”的解构策略就从前期的“多元论”走向后期的“无端学”。

【名人推荐】

列维纳斯的哲学文本以晦涩艰深著称,这是因其思考的形而上学和元伦理学的风格所决定的。朱刚的研究、分析和阐述能够把握其细微之精髓,并且在不失本意的情况下用易于理解的语言做出重述与再构,深入而清晰地提供了一幅列维纳斯的思想图像。它与朱刚在商务印书馆《现象学文库》中出版的德里达研究专著《开端与未来——从现象学到解构》恰好构成姊妹篇。

此外,朱刚在《多元与无端》中十分清晰地梳理出列维纳斯如何在胡塞尔和海德格尔的现象学基础上做出突破性尝试的思想途径,这个梳理对于重审现象学从德国到法国的承接与转变的思想脉络有重要的意义。

从总体上看,这部著作代表了汉语领域的列维纳斯研究的最新成果。

——教育部长江学者、中山大学现象学研究所所长、外国哲学学科负责人倪梁康

朱刚,1972年生,江苏宿迁人。1987-1992年就读于江苏省南通师范学校;1998年于武汉大学获哲学硕士学位;2004年北京大学获哲学博士学位。2007-2008年访学于巴黎第十大学(Nanterre)哲学系。现任教于中山大学哲学系,中山大学现象学研究所、法国哲学研究所。以德国哲学、法国哲学和现象学为主要研究领域。著有专著:《本原与延异——德里达对本原形而上学的解构》,(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2006)、《开端与未来——从现象学到解构》(商务印书馆,2012);译著:《论精神——海德格尔与问题》(德里达,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总体与无限——论外在性》(列维纳斯,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另有论文二十余篇。

下载地址

豆瓣评论

  • 楊 鷙
    听了朱刚老师的课,看了他的书,再回头去看他的译著,一个论述如此清晰,行文风格如此直白的学者,翻译的《总体与无限》仍是那么的晦涩难懂,就是列维纳斯本人行文风格的事了。#对法语一窍不通来读法国哲学还写毕业论文,真自我挫败#02-23
  • CliffordToT
    相比朱刚这本的清晰性和整体性,那本《导读列维纳斯》简直是浪费时间。08-21
  • Darklight
    虽然是论文合集,但后期p的还是很连续的,未尝不可以看做是一本完整的专著。且对理解列维纳斯确实很有帮助,分析的都很清楚,可见功力。05-27
  • 練る
    弗洛伊德在《忧郁与悲悼》中通过对忧郁这一精神病状的分析,指出了自我前景中萦绕不散的它我;拉康则从“大他者”走向“小客体”,结构又解构了他者的存在——在精神分析中,他者往往是病理性的虚诞存在,伴随着欲望的空虚机制;列维纳斯则在相似的框架中翻转了自我与他者的关系,于是,避无可避的他者成为了我对他人先在的伦理与责任——籍此,他也将哲学推向了多元与无端。本书在问题框架内写出了列维纳斯和现象学的诗性——在意象丛的电光火石间催生启发性情动(affect/Befindlichkeit),只不过,海德格尔的哲学是闭眼沉思的,因此他沐浴在阳光瀑散的孤独与先死之中;列维纳斯的哲学是直视他人面容的,因此他处在他者威临的穹顶之下;梅洛-庞蒂和于贝尔曼的哲学则是抬望眼的,于是他们实际活在物我相融的“在-之间”。07-24
  • 陆钓雪de飘飘
    在《总体与无限》中,列维纳斯与总体哲学相反,通过对面容的现象学分析表明,在面容中呈现出来的他人标志着绝对的外在性,是真正的无限。如此这般的外在性不可还原为内在性。他进而证明,自我与他人伦理关联既先于自我与他人的存在关系,也先于自我与对象的存在关系。在此意义上,伦理学先于存在论。该书最终表明,自我与他人之间的“与”标志着一种不可还原的非同一性,自我与他人的面对面是存在中的终极关系。而《别于存在或超逾去在》则不再是通过解构开端的“唯一性”或“一元性”、不再是通过确立“多元性”来解构“一元总体”,而是对“开端”本身的解构,是要展示在任何开端之前早已有“无端”之维:那在存在论—自我学上找不到任何开端、因而毫无根据和理由的“无端”之维。这一维就是伦理、就是善良,它来自自我“前史”、“不可记忆的过去”。07-02

猜你喜欢

大家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