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张隆溪,生于四川成都,北京大学西语系硕士,美国哈佛大学比较文学博士,著名比较文学学者,钱钟书先生的关门弟子。现任香港城市大学中文、翻译及语言学系教授。曾受聘于美国加州大学河滨校区,任比较文学教授。他的研究范围包括英国文学、中国古典文学、中西比较文学、文学理论及跨文化研究。主要著述有:《道与逻各斯》、《20世纪西方文论述评》及《走出封闭的文化圈》等。

内容简介

这本小书的目的不仅在于展示东西方在观念和主题上的契合,而且还要提出一个更强的观点,即只有从东西方比较研究跨文化的视角,才可能获得某些批评的洞见。如果不超越单一文学传统有限的视野,我们就不可能有开阔的眼光,来纵览人类创造力的各种表现和无穷的可能性;而我们一旦跨越文化差异的鸿沟,有了开阔的眼光,再回过头去反观许多文学作品,就会发现有些东西我们过去竟然没有留意到,也毫无批评的意识。


张隆溪,生于四川成都,北京大学西语系硕士,美国哈佛大学比较文学博士,著名比较文学学者,钱钟书先生的关门弟子。现任香港城市大学中文、翻译及语言学系教授。曾受聘于美国加州大学河滨校区,任比较文学教授。他的研究范围包括英国文学、中国古典文学、中西比较文学、文学理论及跨文化研究。主要著述有:《道与逻各斯》、《20世纪西方文论述评》及《走出封闭的文化圈》等。

下载地址

豆瓣评论

  • 陆钓雪de飘飘
    一下子读完,阿溪不简单呐!04-13
  • 董言
    我会认为这种写作是非常有益的,详实丰富,富有见地。对于是否可比的老问题,我默认为已解决了。05-27
  • 陈小二
    比较阅读容易陷入论证表面的怪圈,看似例子丰富实则罗列例子,有以量来乞求达到质变之嫌,不过这本集子基本没有这个毛病,虽说论证力度不够,当逻辑的转换层层深入还是做到了。在一个全球化的视野下,针对局部的不相通性,忌陷入一种反衬“他者”的视角,使未知成为一种自恋,对比的时候双方变成了我们和我们的“他者”,这样的对立框架容易产生循环论证,因为其实很多时候都会基于一个共同的看法,只是植根于各自思想和历史的环境,呈现出不同的语言表述。文化对立批判以楼梯和画布两个比喻来总结实为秒。而在谈到珍珠那里,比喻值得拿出来探讨,一般来说,概念性比喻会直接影响结构性比喻,形式和内容达到一种和谐和统一,而有些精彩的比喻常常是种延伸,就是意象加新的内容指向。药毒变化部分略显平淡,但末篇对于循环和复归的辩证论述实在妙哉!11-24
  • 巫山霏云
    跨越东西方的文化差异鸿沟,才能够帮助我们有更广阔的视野来认识这个世界,跨越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才能有意识到我们忽略的东西。这些东西还是值得一读的,不过有些地方并不是很赞同,比如那个毒药的例子,有待讨论02-16
  • 朱崇科
    想法不错,但论证不够有力。08-14

猜你喜欢

大家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