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大塚柳太郎 日本的人類生態學者,東京大學名譽教授。東京大學醫學部教授退休。 應地利明 日本著名地理學者,京都大學名譽教授,立命館大學文學部教授退休。 森本公誠 華嚴宗僧侶、穆斯林學者、京都大學文學部博士,歷任京都大學文學部講師、龍谷大學特任教授、東大寺長老等職。 松田素二 著名人類學者、京都大學教授。專攻社會人類學,曾獲東畑精一紀念賞。 朝尾直弘 京都大學名譽教授。曾獲每日出版文化賞特別賞、紫綬褒章。 福井憲彥 學習院大學名譽教授,年鑑學派著名學者。専長歐洲近代史、法國史、歐洲現代歷史學。 杉山正明 京都大學文學研究科名譽教授。曾於一九九五年獲得三得利學藝獎與司馬遼太郎獎,二○○六年獲頒紫綬褒章,二○○七年獲日本學士院獎。 青柳正規 東京大學名譽教授,日本學士院會員。專長美術考古學。曾任獨立行政法人國立美術館理事長、國立西洋美術館館長、文部科學省文化廳長官。 陣內秀信 建築史家,法政大學名譽教授。因義大利城市史研究的功績,獲頒「義大利共和國功績勳章軍官勳位」,以及羅馬大學名譽學者。 隆納.托比(Ronald Toby) 哥倫比亞大學日本歷史博士。曾任教於伊利諾大學、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慶應義塾大學和東京大學。 【審訂、導讀者簡介】 周樑楷 國立師範大學歷史學系兼任教授,美國水牛城紐約州立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研究專長為近代歐洲思想史、影視史學、西洋史學史。 譯者簡介 張家瑋 政大日文系畢業,輔大譯研所修畢。譯作有《興亡的世界史01:人類文明的黎明與黃昏》、《史實新發現,博覽日本史》、《工廠管理實務》等。 林巍翰 畢業於清華大學和關西外語專門學校。喜愛日本的歷史、文化和旅行,現為全職譯者。譯作有《超圖解世界史》、《金正恩的外交遊戲》等。

内容简介

源出非洲,經海洋擴散──

人類的歷史就是「移動與定居」的歷史

宗教的衝突與共生╱海洋與全球化╱非洲的世界史新定位╱百億人口的警訊……

超越對立與紛爭的全新視野,探究人類未來應該前進的道路。

要釐清現代人面臨的問題,必須先對歷史提出質疑!

從人類踏出非洲開始,「歷史」經過無數次的「興亡」,現在正是人類史上彼此連結最為緊密的時代。儘管如此,世人依然無法杜絕某國獨占利益,也無法制止某些國家的傲慢;財富集中於部分人群,結構性貧困或差距仍隨處可見。事實上,不只有經濟問題,舉凡環境問題、異常氣候、暖化現象……等等,任何一項議題如今都已非一國可以單獨解決或迴避的――如今的我們正走向地球上的生命能否延續都成問題、風雨同舟的危機時代。

正因為身處這種危機時代,更應該以歷史知識的累積為基礎,尋求新的世界觀。在世界成為一個整體後,如何書寫全球化時代下的世界史?究竟,對於現代人所面臨的問題,「歷史」能夠給予我們什麼解答?

■源出非洲的蒙古人種與高加索人,如何選擇定居或走入海洋?

因為海洋擴散,世界版圖有了整合的機會,也帶來近世的各種問題。

一百八十萬年前,人類的祖先首度離開東非大裂谷。歐美的古人類學研究者借用《舊約聖經》的「出埃及記」,將此稱之為「源出非洲」,自此往歐亞大陸內部擴散。其中一支蒙古人種約於五萬年前抵達大洋洲、約於一萬年前抵達南美洲最南端,人類的擴散前線觸及遼闊的海洋,現存人類的「移動與定居」自此告一段落,換言之,海洋就此在人類史中正式登場。

後來,同樣源出非洲、往西移動的高加索人種遇到海洋選擇止步,但是往東移動的蒙古人種卻選擇走入海洋,為何會發生這樣的差異?這是因為蒙古人種在海洋的擴散發生於「溫海」,而高加索人種在海邊停步是因為碰到「冷海」――海水溫度的差異在人類史上具有重大意義。

直到高加索人也加入海洋擴散的行列之後,陸域與海域的定居╱移動定義開始分明,世界的樣貌也因此改變,進入殖民時代,海洋成為版圖擴張的途徑。原本海洋是自由的空間,無涉於領土觀念;因此,身為海域與陸域銜接點的港口城市,其重要性便不言可喻。

■宗教一旦與政治掛勾,便容易引發權力支配的競逐。

以寬容的心包容各種不同的宗教,是否能有建設亞洲共同體的可能性?

每個人都以自己的信仰和價值觀為榮,並在其中找到生命的意義。然而,有時也會發生無限放大自己的價值觀,毫不在意他人的感受,甚至產生出優越感的情形,從而做出和正義背道而馳的行為。如果這樣的信仰與權力及財富相互結合,將會形成力量豐沛、具有排他性的人類集團,並躍上歷史的舞台。人類的歷史其實也是一部戰爭史,以不同的宗教信仰為理由而發動的戰爭,實在是不可勝數。

在當今,整個世界以經濟活動為基礎進行著全球化。宗教和文化的藩籬漸失,一切都處於流動的狀態。而亞洲曾孕育出儒教、道教、佛教、伊斯蘭等具有普遍性的宗教和思想,在漫長的歷史發展中,這些宗教和思想傳播至各地,在不同地區形成了多層次的文化基礎。以上這些嘗試,真的有可能成為形塑亞洲共同體的契機嗎?

在這之中遇到的難題是,一旦碰到爭奪資源這類國家利益,國族主義就可能抬頭;另外,當信仰的內容發生衝突時,宗教共同體就得面對最直接的危機。可見,宗教雖然有助於獲得統治權,但若是缺乏基本的凝聚力(連帶意識),則難以形成共同體。

■從非洲看世界──經過奴隸貿易和殖民地統治,

對非洲脫貧的開發援助,是否仍帶有父權制的偏見?

從十五世紀到二十一世紀的數百年間,在全球中心不斷改變、新的世界秩序不斷建立的過程中,非洲一貫處在最邊緣的角落。有些時候,非洲是強權壓榨和統治的「目標」,奴隸貿易和殖民地統治完全是為了白人的利益,而否定了非洲人生存的價值;有時它又是外國出於善意和責任而援助的「對象」。開發援助則是為了幫助非洲脫貧,對非洲人伸出友誼之手。然而諷刺的是,看似天秤兩端的作為,都是把非洲社會和非洲人做為介入的對象進行「客體」化,而不是以幫助(有時則為統治)自己社會那般,做為「主體」來對待。

在今天的全球化世界結構中,非洲被賦予提供新的礦物資源的任務;從這個意義上,非洲並沒有跳脫出五百年來於世界史中一直扮演的角色。而我們必須從新的角度來看,非洲社會中固有的智慧和制度,不只是解決非洲問題的良方,對現代世界和人類的未來而言,也是筆珍貴的知識遺產。

■如何重新認識「歷史」的繁榮與衰退?得出支撐人類前進的解答?

針對文明的「後續」,從內部與外部,多角度的切入。

回顧世界史可知,自從西歐於十八至十九世紀崛起以後,伴隨著所謂的「文明化」,野蠻與暴力、殺戮與破壞愈發激烈,規模日益擴大。其中的是非對錯究竟該如何解釋?孰輕孰重?而經過漫長歷史的發展,未來地球如何迎接「一百億人口」的時代?「海洋」對人類史的發展有多重要?「宗教」又為人類社會帶來了什麼?人類的起源地「非洲」會再度給我們什麼啟發?本書嘗試替「全人類」該走的道路給出提示。

本系列始終從東亞的視角出發,在超越地域限制、長時間的跨距下,建立全新觀看世界史的視野。因此需要跳出傳統的西方與東方視角,以多元的歷史主體為目標展開世界史的敘述。這是「來自日本的世界史」所持有的可能性,並進一步提出建構「世界史學」的方案,從而超越本國史與外國史的思考,將目光投向世界。

■《人類該往何處去》能夠帶給台灣讀者什麼啟示?

本系列前面幾卷,已經從各種觀點看過海洋的功能。海洋的功能,無論是在地中海世界,還是在東印度公司主導的時代,其重要性都毋庸置疑。

在國別史的史觀強勢的時代,海洋的存在往往受到輕視,人們傾向於將海洋認定為國與國之間的阻礙。但今天,海洋被視為各地之間聯繫的手段,有時甚至被比喻為海洋高速公路,猶如一條廣大的帶狀區域,為各地建立關連性,其貢獻逐漸受到肯定。本卷最後再一次以「海洋」為主題,專章論述「海洋」對人類的意義,值得海島國家的讀者深入思考。

■本書的啟示是:

如今世界各國依然在海洋劃分地盤,爭相確保資源與財富。這是非常陸域的思維方式。如何才能解決這種現代國家政治的匱乏?思考這道難題,重點在於從歷史上探討海洋對於人類的意義,並從中得到啟示。

在人類史上綿延不絕的「移動與定居」之中,陸域是著重於「定居」的歷史場景,海域是著重於「移動」的歷史場景。在〈主宰─從屬〉關係之中,同樣是人類的舞台,著重於「移動」的海域比陸域更為自由。

大塚柳太郎

日本的人類生態學者,東京大學名譽教授。東京大學醫學部教授退休。

應地利明

日本著名地理學者,京都大學名譽教授,立命館大學文學部教授退休。

森本公誠

華嚴宗僧侶、穆斯林學者、京都大學文學部博士,歷任京都大學文學部講師、龍谷大學特任教授、東大寺長老等職。

松田素二

著名人類學者、京都大學教授。專攻社會人類學,曾獲東畑精一紀念賞。

朝尾直弘

京都大學名譽教授。曾獲每日出版文化賞特別賞、紫綬褒章。

福井憲彥

學習院大學名譽教授,年鑑學派著名學者。専長歐洲近代史、法國史、歐洲現代歷史學。

杉山正明

京都大學文學研究科名譽教授。曾於一九九五年獲得三得利學藝獎與司馬遼太郎獎,二○○六年獲頒紫綬褒章,二○○七年獲日本學士院獎。

青柳正規

東京大學名譽教授,日本學士院會員。專長美術考古學。曾任獨立行政法人國立美術館理事長、國立西洋美術館館長、文部科學省文化...

下载地址

豆瓣评论

  • 韧勉
    为了读这本书,第一次在读墨上买了电子书,可听可读,很有收获,这也是全系列21本中,信息量最为密集的一本,虽然我觉得书名并不能直接对应书中的内容,全书内容更多是各位日本史家基于各个专门史的热门领域的史学理论层面的思考,包括全球史、海洋史、人口史、宗教观,以及全系列内容中未曾涉及的非洲和印度板块,作者觉得仍需补充的东亚多国的未来互动等等,专家作者众多,集各家之长的思想风暴。02-08
  • 李娇娥
    缺乏系统性的专栏随笔集04-25
  • 言小非
    伊斯蘭教和非洲這兩部分不錯12-14
  • 门松秋零
    在普及性著作里寻求什么本身就是错误吧。04-23
  • 弗兰
    文章良莠不齐,觉得比较有收获的是第三篇海洋和第五篇非洲,最后三位学者的对谈也挺有意思。10-31

猜你喜欢

大家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