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克里斯托弗•伊舍伍德(Christopher Isherwood,1904—1986) 英裔美国作家。一九二九年随好友诗人奥登(W. H. Auden)前往柏林,在当地待了四年,恰好见证了纳粹在德国的兴起。一九四六年获得美国国籍,余生定居美国。其作品以描绘二十世纪一九三〇年代的柏林著称,并带有浓厚的自传色彩。代表作《别了,柏林》和《诺里斯先生换火车》合称为《柏林故事集》,被美国国家图书馆与《时代》杂志评入“二十世纪一百部最佳英语小说”。曾与奥登合写日记《战地行纪》,记载一九三八年周游中国的见闻。伊舍伍德的多部作品被改编为电影并获多项国际大奖。美国著名剧作家、小说家和散文家戈尔•维达尔(Gore Vidal)称赞伊舍伍德为“*好的英语散文作家”。

内容简介

太阳照耀着,希特勒成了城市的主人;太阳照耀着,可我的几十位朋友,我在工人学校那个学生,我在国际工人救援会遇见的男男女女都进了监狱,而且可能已经死去。但是我想的还不是他们,还不是头脑清醒的、目标明确的、英雄气概的他们;他们是明知有危险而且承认了危险的。我想的倒是可怜的卢迪,他那一身滑稽的俄国式宽松上衣。他那故事书上的假想游戏现在已被当作事实了。纳粹要拿那故事跟他玩游戏。他们不是嘲笑他,而是把他假想的东西当作事实来相信。


克里斯托弗•伊舍伍德(Christopher Isherwood,1904—1986) 英裔美国作家。一九二九年随好友诗人奥登(W. H. Auden)前往柏林,在当地待了四年,恰好见证了纳粹在德国的兴起。一九四六年获得美国国籍,余生定居美国。其作品以描绘二十世纪一九三〇年代的柏林著称,并带有浓厚的自传色彩。代表作《别了,柏林》和《诺里斯先生换火车》合称为《柏林故事集》,被美国国家图书馆与《时代》杂志评入“二十世纪一百部最佳英语小说”。曾与奥登合写日记《战地行纪》,记载一九三八年周游中国的见闻。伊舍伍德的多部作品被改编为电影并获多项国际大奖。美国著名剧作家、小说家和散文家戈尔•维达尔(Gore Vidal)称赞伊舍伍德为“*好的英语散文作家”。

下载地址

豆瓣评论

  • Kana
    伊舍伍德在柏林结识了一个犹太富商,第一次见面对方就邀他深夜会谈,第四次见面就带他去自家豪华别墅半夜诉衷情谈人生,两人既矛盾对立又惺惺相惜,既《故园风雨后》又《盖茨比》,元首上台后富商邀他一起逃亡天朝,他没当回事富商就略过不提,过了几年他听说富商死了,一个还没开始就结束了的BE…… 09-24
  • 看不见的城市
    书名还是改成《我在柏林浪费纸》吧07-10
  • .
    书里没有一句话直接点明同志间的情愫,可是那种微妙的脆弱感,那种疏离和孤独,一读就知道是属于我们的。抛开时代背景,实在难以想象是1939年的小说,可能因为它对人物间化学反应的精微捕捉实在太过现代。去过Nollendorfplatz附近的伊舍伍德柏林故居,百感交集。03-05
  • 庄蝶庵
    这些短篇小说容纳了丰富的自传色彩,其所呈现的柏林景观,表象上是极具个性的柏林人物们的命运,本质上却是20世纪30年代初纳粹兴起的特殊氛围。在一种若有若无的恶魔的阴影之下,伊舍伍德笔下的众多主人公呈现出一种令人称奇的单纯性,他们那或深沉、或浅薄、或放荡、或庸俗的世界观,在简练至极、跳跃性极强的对话中,展示出某种别致的诗意。如果单论人物性格塑造的功夫,伊舍伍德的这些小说可以说成功至极。01-02
  • bookbug
    伊舍伍德以第一人生视角展开,以短篇小说集的形式缀成的纳粹上台前后的柏林平民阶层众生相。即使作者在书中没有写得太直白,但仍旧能感受到那种淡淡的同志笔调。05-27

猜你喜欢

大家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