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于2001年11月去世的贡布里希教授恩斯特爵士,功绩勋章获得者(O.M),高级英帝国勋爵士(C.B.E),是他那个时代最伟大、最有影响的艺术史家之一。他1909年生于维也纳,1936年进入伦敦的瓦尔堡研究院任教职,并从1959年起,担任伦敦大学古典传统历史教授及院长,直至1976年退休。他最著名的著作是《艺术的故事》,最早出版于1950年,现已出至16版。其他学术著作还包括:《秩序感——装饰艺术的心理学研究》(1979年),以及11部文集,均由费顿出版社出版。

内容简介


被肯尼思•克拉克描述为“我所读过的最才华横溢的艺术批评著作之一”的《艺术与错觉》,是一部有关制像的经典研究。它试图回答一个简单的问题:何以会有被称作风格的东西?这个问题也许简单,却很难回答。贡布里希教授对图画再现的心理学及历史的探索,充满睿智而包罗万象,从而引领他进入许多重要领域。在说明肖像制作远比它看起来要困难这一问题的过程中,贡布里希对许多新老看法作出了考证、质疑与再评价,那些新老观点包括模仿自然、传统的功能、抽象问题、透视的有效性,以及对表现的解释。

《艺术与错觉》虽然出版于40多年前,至今仍不失其活力与重要性。贡布里希为理解艺术和处理复杂的观点与理论问题提供了缜密的科学发现。他对人类大脑无穷无尽的能力,对人类观看世界与制作和观看艺术时的微妙关系始终抱有探究之心。当验证各种假说时,他以他深厚的学识和与生俱来的清晰的表达能力,提出了符合科学精神的论辩。再现是艺术史最基本的问题,而《艺术与错觉》是任何对理解艺术有兴趣的人的必读书。《艺术与错觉》第六版包括最新增加的序言,作者在其中讨论了图像与符号的关键差别。

下载地址

豆瓣评论

  • Shayne
    艺术的视觉理论领域的经典,激进与保守兼备的作品。全书最重要的论题是:对自然的模仿本身远远不是自然的。艺术之所以会有一部历史,正是因为模仿无法凭借某种自然的过程完成,而是反复尝试、继承和修正的产物。这种观点明显地借助了波普尔有关猜想与反驳的理论,因而也同时继承了后者的优点和缺点。一方面,贡布里希通过“图式”的概念顺利地说明了艺术家的创造在艺术史中的地位等问题,兼顾到了艺术的意义发生层面而不致使之沦为机械的过程;但另一方面,他仍然预设了被描绘的自然、以及它在感性中给予人的质料的无条件实在,虽然以此确保了“反驳”过程的客观性(例如,透视法的合理性被绝对地确立起来),却也使得这一过程的具体机制无法说明。与此同时,“猜想”的来源,或者说艺术家创造的种种图式的发生史,在这种叙述中也沦为了纯粹偶然的奇想。06-14
  • Vindie
    就喜欢贡布里希讲人话的样子03-11
  • 土佐脱藩浪人
    也不知道是不是翻译的问题很多地方不是很清楚11-02
  • 灰狼
    错觉会制导我们的眼睛,再好的眼力也只能看到一半真实04-27
  • 润仁儿~
    有些地方译得拗口。。。粗略浏览一遍,记住的只有几句话:制作先于匹配、试错法、没有纯真之眼。09-23

猜你喜欢

大家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