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陳翠蓮臺灣大學政治學博士,臺灣大學歷史系教授。曾任自立晚報記者,主要研究領域為日治時期臺灣政治史、戰後臺灣政治史。已出版《派系鬥爭與權謀政治:二二八悲劇的另一面相》、《戰後臺灣人權史》(合著)、《二二八事件責任歸屬研究報告》(合著)、《臺灣人的抵抗與認同,一九二○~一九五○》、《百年追求卷一.自治的夢想》等。

内容简介

這是一本帶領臺灣各世代讀者重返二二八事件歷史起點之書。

七十年前的二二八事件,是臺灣歷史上死傷最慘重的官民衝突事件。在戒嚴期間,這道歷史傷口成為不可碰觸的禁忌,相關研究直到解嚴後的一九九○年代,才開始蓬勃發展,至今已累積出相當豐碩的成果。但作者陳翠蓮認為,關於二二八的研究「迄今為止仍然停留於整理受害記憶」,然而,「面對歷史,我們不僅要控訴群體慘烈的受害與犧牲,更應探索我們的群體為何受害?如何受害?當時所處內外在條件?面對危機時,社會群體的反應與處置為何失敗?」因此,她力圖跳脫將二二八事件個案化的研究框架,把視角拉高,以俯瞰的姿態,重新檢視二二八事件爆發的時空背景。

陳翠蓮

臺灣大學政治學博士,臺灣大學歷史系教授。曾任自立晚報記者,主要研究領域為日治時期臺灣政治史、戰後臺灣政治史。已出版《派系鬥爭與權謀政治:二二八悲劇的另一面相》、《戰後臺灣人權史》(合著)、《二二八事件責任歸屬研究報告》(合著)、《臺灣人的抵抗與認同,一九二○~一九五○》、《百年追求卷一.自治的夢想》等。

下载地址

豆瓣评论

  • 百噸
    本書為三十年來臺灣與海內外二二八研究的總結之作。運用許多新出土的史料,以及海內外檔案,立論發前人所未發,且提出的「美中架構」視角與後續的研究方向,是日後新一代戰後台灣政治史研究的起點。責任結構也跳脫只在中—臺兩地,指出美國的重要性,例如新總督「行政長官公署」體制,其實來自美國要求佔領地實行軍政府制度,中國本打算設省政府,臺人因為無法理解,所以造成衝突,而中國偷渡許多謊言,也使臺人上當。簡而言之,對於二二八事件的視角將會大幅開拓,細節也將會有更深的認識。本書適合與林孝庭《意外的國度》一書合讀比較,前者著重在美方的行動與思考、中華民國的行動舉止,而本書則是指出台灣與台灣人在這段過程與中華民國的互動過程,兩本書不約而同地呈現出在「美國→中國→臺灣」的架構下,三者的變動與影響,以及凸顯最底層的失語。04-10
  • 千无千
    曾接触过不少描述二二八的书,多是历史的叙述,或是个人视角的表达,亦或是集体抗争的情绪,读完都让人义愤填膺,都会理解岛内人们所背负的悲情。然而作为一位政治学的研究者,作者力图从制度的角度来重构二二八,二二八不只是情绪累积的爆发,不只因当权者的无知,是中美制度猛嫁接到台湾的震动06-23
  • ラスカル
    5/15 台大電子書二二八的論述我看了許多,左派的看過,國民黨敘事的看過,海外研究的看過,陳翠蓮這本作為綠派經典之作,仍然存在很多的問題,有些問題與《四六事件與台灣大學》犯的錯誤一模一樣。解構原有的二二八國民黨敘述,建構起一個由盟總日本國府台灣四個主體中在美中體制與國府接收的敘述解構,但這個建構無非不是加重省籍矛盾並且提升美國對台的影響。一開始就是「台灣地位未定論」並引出「美國命令中國佔領台灣」的奇怪論調,強調國民黨的腐敗和特務統治,卻用美軍的特務情報檔案,事件極力撇清與共黨的關係,拉開省籍的傷亡差距,運用史料也有問題,片面不說且無法辨別史料的真偽,「說鬼話」的口述史都可當作鐵板證據卻是新鮮。強調美國的作用卻忽視中國與蘇聯的影響,極力撇清與冷戰的關係,不是忘記了,她還是害怕想起來。05-15
  • 小葡萄
    百年追求第一册,第一次读20年代台湾故事,陌生的人陌生的历史02-11
  • 111
    代标《三方角力》。史料还是不错,史论太难绷。都让小市民人道完了。04-29

猜你喜欢

大家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