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作者】豪尔赫·科门萨尔,墨西哥新生代作家,1987年生于墨西哥城,毕业于墨西哥国立自治大学西班牙语系,获得过墨西哥文学基金会奖和墨西哥国家文学艺术基金,作品散见于《巴黎评论》《文学评论》、VICE以及墨西哥诸多文学刊物。2016年出版首部长篇小说《突变》而一举成名,该小说后被 翻译成十种文字。2017年出版散文《痴迷文字的人》。共同主编了西班牙语诗歌选集《种在密林中》(墨西哥文化部,2018)。
【译者】施杰,上海市公安局经济犯罪侦查总队探长,译有路易斯·塞普尔维达、吉列尔莫·马丁内斯、恩里克·比拉-马塔斯、马里奥·莱夫雷罗、博尔赫斯等作家的作品。

内容简介

面对不期而至的人生“突变”,我们究竟还能做些什么?
★墨西哥文坛新星的惊人长篇处女作,用轻松幽默的笔触书写不可抗的人生困境
★聚焦中年人的健康、家庭、婚姻危机;撕开人生真相,直面内心恐惧
★摧毁一个中年人,生一场病足矣
律师拉蒙·马丁内斯事业有成,是个传统的顾家男人,也是坚定的无神论者。当他不得不接受手术失去舌头,无法说话之后,一切都变了,一场无声的悲喜剧开始了。
妻子卡梅拉开始每天与无法回答她的丈夫争吵;两个青春期的子女不得不面对新情况,各自挣扎于暴饮暴食和手淫;拉蒙那忧郁的肿瘤医生始终忘不了一位他无法救治的年轻病人;自私的病理学家却认为拉蒙的肿瘤是获得一项重大医学突破的关键。一天,女佣带来一只满嘴脏话的鹦鹉,作为生日礼物送给拉蒙。拉蒙发现,他与鹦鹉的交流胜过身边所有人——它会骂人,会喊出拉蒙不能喊的一切。于是它成为拉蒙的伙伴、知己和令人难以置信的分身。
《突变》是向桑塔格、狄迪恩、福楼拜和托尔斯泰等前辈作家作品的致敬。它大胆地写出了一种难以言说而普遍的现实,具有一种夹杂着遗憾、愤怒并最终认命的粗犷诗意,也为当代墨西哥生活提供了一个深刻而有趣的横断面。

豪尔赫·科门萨尔,墨西哥新生代作家,1987年生于墨西哥城,毕业于墨西哥国立自治大学西班牙语系,获得过墨西哥文学基金会奖和墨西哥国家文学艺术基金,作品散见于《巴黎评论》《文学评论》、VICE以及墨西哥诸多文学刊物。2016年出版首部长篇小说《突变》而一举成名,该小说后被翻译成十种文字。2017年出版散文《痴迷文字的人》。共同主编了西班牙语诗歌选集《种在密林中》(墨西哥文化部,2018)。

下载地址

豆瓣评论

  • 渡边
    疾病不是隐喻,而是切掉的舌头、切掉的乳房、痛苦的治疗和负债累累。但其实文本的“隐喻”或指向性也挺明显的,精神分析、宗教、欲望,世界之癌,整体是在“思想”上覆盖故事,不过能把这么一个沉重的故事写得喜感十足甚至癫狂,也挺厉害的,悲与喜的张力拉满,拉蒙出神“上帝之子会不会得癌呢”那段遥接伊凡伊里奇。又一个拉美作家,1987年人,萨利鲁尼们睁眼看看吧。10-18
  • Eva
    蛮精神分析的小说,多次提到拉康与“大他者”的探讨。开篇写到拉蒙·马丁内斯律师的舌头抽痛。在多方检查得出舌头长肿瘤,治疗办法只有化疗+切除舌头。作为个体户律师,他没有医保和养老金,除了口才和在法庭上对法律的驾驭就没有其他任何生产力。这场灾祸席卷马丁内斯一家:没有医保意味着后续治疗费用高昂、拉蒙失去所有的话语权(他奋笔疾书也赶不上弟弟和朋友换话题的速度)、与妻子无休止的争吵和妥协,无暇顾及青春期的马泰奥与暴饮暴食的保利娜等。鹦鹉成为了他可以“对话”的对象。它骂了他一向不敢骂出口的话。精神分析医生特蕾莎略微能医不自医,对爱德华多有着母子关系的移情,对拉蒙表现出近似鄙夷的态度,认为拉蒙对疾病已经无所谓了。特蕾莎特制的药只能止痛和精神麻痹,不能接收到对等的回应。谁都因突变丧失世界给予他们应得的回响。09-18
  • Portia
    第一本我完全沈浸的精神分析小說。11-09
  • 瀛政
    嘿,像是看了一本拉康式的精神分析与桑塔格疾病理论版小说,还有一只福楼拜的鹦鹉多次从书中飞过ಠ_ಠ。“父亲”是具有象征意义的能指符号,父亲,子女,保姆之间应该是有更深层次的伦理关系的。在面对突如其来的绝症时,人们在挣扎与被打败之间摇摆。疾病叙事好像占据了越来越多的空间,精神与身体的双重病变,是当今社会中较为普遍的一种现象。在活命面前寄托希望的医生仅仅想做一个科学实验,病人不再是疾病的宿体,而是名声与金钱的载体,他们吞噬着生命,毫不掩盖自己的行径。人,疯了一个又一个,有卡夫卡那味儿了。11-10
  • 哦呵呵呵呵呵
    还是喜欢黑色幽默……11-20

猜你喜欢

大家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