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俄罗斯旅行家弗拉基米尔•克拉夫季耶维奇•阿尔谢尼耶夫(1872—1930) 苏联远东考察家、地理学家、民族学家和作家。在沙俄时代是沙俄军官、俄国地理学会会员、俄国东方学会会员,曾担任哈巴罗夫斯克(伯力)博物馆馆长,俄国地理学会阿穆尔(黑龙江)分会会长。他开创了俄国文艺科普地方志流派的先河,曾发表六十余部作品,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在乌苏里的莽林中》。

内容简介

哈尔滨出版社出版的《在乌苏里的莽林中:乌苏里山区历险记》,虽是一篇旅行游记类读物,但其中的细节描写与人物刻画处处体现着当时作者的真实生活。原始森林中的一切,都显得危险而又神秘,在德尔苏·乌扎拉这位经验丰富的老猎人的陪同下,弗·克·阿尔谢尼耶夫和他的伙伴们一次又一次地度过了难关,两人也在不知不觉中建立了深厚的友谊。乌苏里地区原本是中国领土,后被沙俄侵占。阅读《在乌苏里的莽林中》时,读者可更好地了解我国原有领土的地理情况与风土人情。

下载地址

豆瓣评论

  • 木卫二
    这套书分两本,名义上当然是阿尔谢尼耶夫的科学考察,但读起来——故事就差不多是以赫哲族猎人德尔苏·乌扎拉为针线。当他消失离开后,你会和作者一样,期待与他重逢。上一本是前往兴凯湖,主要在乌苏里江流域,锡霍特山脉以西部分的行路轨迹。有不少错别字。对着谷歌地图,如果多一些原文(英文或俄文)的地标注释就好了。不然经常一个地方出现三四个名字,然后还有地理名字。最好的情况,是附上原始地图。03-01
  • 女婳
    很丰富的一部自然考察小说,学术性和故事性得到了很好的结合,虽然科考过程艰辛、危险,这些精彩的风俗人文、自然环境的描写依旧能轻易勾起自幼生长在都市里的人的向往之情。其中大量对当地中国人的描写于我熟悉又陌生,读起来十分有趣,联系起费孝通的《乡土中国》,感觉自己以一个全新的视角,对我们的中国更加了解了。12-20
  • laoji2211
    作为东北人,身临其境的亲切感十分强烈,那山,那河,那林,那飞鸟,那走兽,何尝不是曾经亲临?感叹那种原始与狂野,丰饶与破坏。感叹之余怎不感伤——第二次鸦片战争,《北京条约》,黑龙江以北,乌苏里江以东,永久割走,海参崴回不来了,我国东北失去了日本海的出海口。11-08
  • 蜜三刀
    强烈推荐。作者是一位知识丰富的地理学家,同时也是俄罗斯伟大文学传统的产儿,所以此书不仅对乌苏里外地区的山脉、河流、地质、矿产、动物、植物、气象、交通、民族等情况做了准确的记录,而且用遒劲、生动、准确的文笔,对高山、大川、森林的自然风光、风云变幻、鸢飞鱼跃做了极为精彩的描写,作者笔下的乌苏里森林,既令人敬畏,又让人神往,那里曾经是一片未开垦的处女地,野兽成群,鸟飞蔽天,回游的鱼类把河道堵塞…。不过,对于中国读者,读这本书体会到的不仅是激动,还有耻辱,因为作者笔下那篇富饶壮丽的山川,原本是属于中国的土地,而且作者笔下时时流露出对中国人的偏见。12-27
  • 隐娘
    20世纪前后有很多的旅行笔记,地理考察日记出现,这本一百多年前的笔记如同时光机般,每次拿起来翻几页就如同穿行在遥远的原始森林中,真诚的地理学家,质朴的德尔苏,靠捕貂、割鹿茸、挖人参为生的各种住民,原始恶劣又多样美丽的大自然。窝在沙发里看一行人在暴风雪中抵御严寒和死亡,在蚊帐中对抗蚊蚋的密集包围,虽倍感生活的舒适,但这现代人早已遗失的地理与时空似乎也只能在文字与想像中重现。作者在二十世纪初就已经对电话和信件不胜其累,一百多年过去,工业时代初期到了信息时代高速发展期,距离大地越来越遥远。03-19

猜你喜欢

大家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