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陈涛,山东蓬莱人,现任职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博士就读于北京大学社会学系,2014年获博士学位。2016至2017年赴芝加哥大学从事访问学者研究。目前研究领域为社会理论、政治哲学。曾荣获第四届余天休社会学优秀博士论文一等奖、《社会学研究》创刊三十周年新锐作者奖、《社会》改版 十周年新秀作者奖等。

内容简介

“道德科学”,这一涂尔干社会学的别称,再清楚不过地表明了社会学在建立自身的过程中力求回应的原初问题。然而,在移植模仿和学科分化的过程中,这一基本问题却变得晦暗不明、为人所遗忘。因此,今天要把握这门学科的基本问题及其界限,我们就必须把它放到它曾经努力挣脱的伦理学和政治哲学传统中,并把它看作是对上述传统的一种回应、乃至评注。从这些回应和争执中,我们将有可能再次激活社会学对于现代社会的认识,并在此基础之上有所推进。这原本是、也应该继续是社会学的目标。

《涂尔干的道德科学》分为两个部分。在“道德科学的形而上学基础”这部分中,作者分别从社会法则和社会功能这两个角度考察了社会学对此前的政治哲学和伦理学的继承和批判,并借此去逼近它的理论预设。无论是涂尔干试图把握的不同于个体心理法则的社会法则,还是不同于哲学伦理学的人性论规范基础的社会功能,最终都要求他预设一个不同于个体的、自成一类的、有着自己的需要、思维和行动方式的“社会”。

在“道德科学的内在展开:从风俗到道德理想”这部分中,作者试图分析涂尔干社会学的内在发展脉络,他如何因为早期社会形态学和道德统计学在研究道德事实上存在的困难,而在后期逐渐转向宗教人类学和集体表象理论。与此同时,社会学的研究对象也从风俗转向了理想化的道德。最后,作者还梳理和讨论了中国早期民族学、人类学和社会学对涂尔干理论的接受情况。


陈涛,山东蓬莱人,现任职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博士就读于北京大学社会学系,2014年获博士学位。2016至2017年赴芝加哥大学从事访问学者研究。目前研究领域为社会理论、政治哲学。曾荣获第四届余天休社会学优秀博士论文一等奖、《社会学研究》创刊三十周年新锐作者奖、《社会》改版 十周年新秀作者奖等。

下载地址

豆瓣评论

  • aisan4you
    一部相当出色的涂尔干研究著作。在这部著作中,作者(1)重构了涂尔干的社会思想及其演进;(2)对社会学的界限或限度进行了反思和批判;(3)介绍了中国学人接受和吸收涂尔干思想的历程。01-20
  • I
    很多线索 未完待续。05-01
  • Amy
    建议先看下半部分……第5章的解释很有想象力,也见功底。当然,上半部也很好,把晦涩的理论讲得很清晰,看了第3章明白涂尔干和列维-布留尔原来是一路人,就是对读者的理论素养要求太高了,尤其我这种菜鸟,只能慢慢学习02-26
  • 孟羊羊
    近半年阅读最佳。我觉得回答了社会学得以确立和存在的根基性问题,即如果说社会转型和带来的问题生发出社会学并塑造其研究视角,那么这种来自学科的总体性关切必然会涉及道德。同时除了对于蕴含在涂尔干分类图示的道德没有进行讨论以外,并没有明确分辨以下三者所蕴含的道德:相对于效力因的目的因(研究层面效力因所得到出的结论、能动层面目的因得出的结论)、相对于集体意识的个体意识(个体的道德难道只能被归为心理学层面吗)、相对于研究对象和研究取向的研究者(研究者决定研究取向和分析方式所蕴含的道德)。01-14
  • Saul Goodman
    国内难得一见的非常优秀的政治哲学研究。书中偶尔崭露的对古典政治哲学的理解,颇能看出作者的功底,期待后续研究。作者对涂尔干很不留情面……但是把涂尔干置于霍布斯、卢梭、孟德斯鸠这些人的思想语境中,其实抬高了他在政治哲学史中的位置。04-22

猜你喜欢

大家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