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葛晓音,香港浸会大学中文系讲座教授,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曾任日本东京大学文学部暨大学院人文社会系教授。已出版《八代诗史》、《汉唐文学的嬗变》、《山水田园诗派研究》、《诗国高潮和盛唐文化》、《唐诗宋词十五讲》、《唐宋散文》等十余种古代文学研究著作。

内容简介

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古典诗歌各类体式发源和成熟的时期。《先秦汉魏六朝诗歌体式研究》由葛晓音所著,从语言、节奏、结构、表现方式等多种角度,深入而系统地探讨了从《诗经》、《楚辞》到五言、七言、杂言等各类诗体产生和发展的原理,各类诗歌体式之间的关系,以及体式的形成与各类诗型的艺术表现感觉和创作传统之间的关系。可以说,《先秦汉魏六朝诗歌体式研究》是一部视角新颖的唐前诗歌体式生成和体调演进的发展史。


葛晓音,香港浸会大学中文系讲座教授,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曾任日本东京大学文学部暨大学院人文社会系教授。已出版《八代诗史》、《汉唐文学的嬗变》、《山水田园诗派研究》、《诗国高潮和盛唐文化》、《唐诗宋词十五讲》、《唐宋散文》等十余种古代文学研究著作。

下载地址

豆瓣评论

  • 琴酒
    年度最佳候选。就是我最理想的那种做古代文学的方式。从历代诗文诗评的评价和“感觉”里生出问题,用现代的方法探究结构形式,每一首每一首的归纳和量化的分析,解释这种感觉之所以生成的原因。以四言部分举例,从汉语从单音节到双音节转化的前提出发,结合诗歌的节奏和句序,上论到四言诗的生成,又有这种结构对赋比兴修辞的影响,下以虚字实字讨论为何四言在晋后消失。纵使如评论中说的诗歌和散文这一组参照有待考辨,但窃以为葛老师对节奏的关注并将节奏引为汉诗的一个必要条件是没什么好质疑的。启发非常的多,无论是该看哪些书,该提哪些问题,又有哪些方法。07-14
  • 野次馬
    干货很多,但只需一看每篇文章标题即可知行文之难看。下编没写笔记,随手记几个点:江鲍对偶句法对永明体的影响;江淹诗中因果倒置式句法的出现;杂古(esp五七言杂古)归入七古以鲍照为分界;汉魏五言古意主要来源于对人情世态普世性常理的认识—入晋排偶渐开;鲍照代体乐府多旧瓶新酒以抒己意,不用代字者往往更贴近原作;太康元嘉之别:陆体俳语不俳,大谢体语俱俳;元嘉拟古之风盛行,入永明为一新变,结构由首尾完整转为灵活(以抒情/叙事为线索)(汉魏古:多片段);齐梁新体多咏物、离别、闺情,私人化,尚巧思,不尚铺排——多人同作——赋得/绝句/联句;松浦友久:五言-二拍为基调/七言-四拍为基调。03-13
  • 彼何人斯
    这本书其实可视为从体式入手勾勒的唐前诗史,自有诗的内在逻辑构成全书和各篇结构。就全篇而言,个人认为谈某种诗体行成初期的文章最有说服力。及论述体式内部之流变,则在各小点上给人启发无数,非精熟诗歌文本理路者不可。而这些特点也决定了此书并不易读,基本以每天一篇的速度啃完,纪念打卡。05-25
  • 摸鱼居士
    干货满满,可以为适千里者之三月聚粮也05-31
  • 黄克思
    可以当做诗歌史的补充。12-15

猜你喜欢

大家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