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戈夫曼(Erving Goffman,1922—1982) 美国社会学家,符号互动论的代表人物,拟剧论的倡导人。生于加拿大曼维尔。1945年毕业于多伦多大学,1953年获芝加哥大学博士学位。1962—1968年任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社会学教授。1968年在宾夕法尼亚大学任本杰明·富兰克林人类学和社会学教授,1981—1982年任美国社会学协会主席。1945—1951年间曾在设得兰群岛从事实地研究。他以个人经验观察的结果为主要资料来源,对社会互动、邂逅、聚集、小群体和异常行为进行了大量研究。他首创了“拟剧论”。认为人赋予社会秩序或特定行为以意义。社会行为就是社会表演,社会成员在社会舞台上扮演多种角色,使自己的形象服务于欲达目的。他还提出“污记说”,认为先赋的或自致的污记贬低了个人或群体的价值,限定了他们的社会地位。人们一旦给异常行为者标上污记,他们就走入了“越轨生涯”,结果是异常行为被强化。戈夫曼的著作和理论在美国社会学界得到广泛的赞同。主要著作有:《日常生活中的自我表现》(1956)、《避难所》(1961)、《邂逅》(1961)、《公共场所行为》(1963)、《污记》(1963)、《互动仪式》(1967)、《框架分析》(1974)、《交谈方式》(1981)等。

内容简介

我想把这个研究报告当作一种手册,详尽叙述一种社会学观点。社会生活,特别是在建筑物或房舍的有形界限内有组织的社会生活,可以根据这种社会学观点来研究。我将描述一组特征,它们共同构成一种框架,这一框架能运用于任何具体的社会设施,无论是家庭设施、工业设施还是商业设施。本报告所使用的观点是戏剧表演的观点,其原理从舞台演出艺术原理引申而来。我将讨论个体在普通工作情境中向他人呈现他自己和他的活动的方式,他引导和控制他人对他形成的印象的方式,以及他在他人面前维持表演时可能会做或不会做的各种事情。

下载地址

豆瓣评论

  • 粉红小妖
    我们穷尽精力来表演,苦心经营着那些日益炫目的面具。我们如此轻易地疏远那些被我们面具所吸引的人,又如此轻易的被别人的面具所吸引。有意或无心,我们用表演赢得的信任去利用别人,又因轻易信任别人而被利用。那夸张而逼真的呈现连我们自己都信以为真,我们始终兢兢业业乐此不疲。我们管这叫“幸福”。我们是如此害怕看见面具后面的那张脸,那张孤独,烦恼,忧心忡忡的脸,那张面向着宇宙、时间、生死的脸。01-04
  • 墨墨
    用戏剧表演的理论来考察社会机构。可以看作是技术、政治、文化、结构视角的有益补充。有意思的是里面提到的案例都可以在汉语里找到对应说法,比如人生如戏,车轱辘话、叫穷、眼里容不得半点沙子、神话、假摔、给面子、统一口径、一唱一和、装逼、上不了台面……2009.606-20
  • 苦琴酒
    对组织内人际互动过程中“表演”行为的全景放大描绘。涉及的具体特征点多如牛毛,丰富得令人乍舌的例证从以往文献到亲身实证,卖力地展现着理论适用的广泛性。但是看之前就在想:为什么只有戏剧论?虽然我们的确常说这人很“装”,那人很“假”,但为什么能有“人生就像一场戏”的理论,就不能有脱胎于“人生就像一次旅行”的“旅途论”?来源于“就像拉屎”的“排便论”或者得益于“就像强X”的“强暴论”呢?原来,拟剧过程只是个幌子。隐喻本身是对隐喻对象的扭曲,而作者在全书末尾的箴言“毕竟,脚手架是用于建造他物的东西,搭建脚手架时就应该知道它将会被拆卸”,才真正表现出一种理论在建构中最为珍贵的品格:不反被自身所困。这也是戏剧论可以在这部作品的奠基后拥有如此突出的开放性和旺盛的生命力,其持久力量的源泉。11-12
  • ECALPAL
    以此书来观察大学里的种种情境,方觉得高明。表演无处不在,不过有的演员过于夸张,让人觉得好笑。^.^04-18
  • HY
    一个好的样本:展现如何在丝毫不动剧情的前提下用“日常概念术语化”的斗转星移将文学著作翻译为学术著作,深刻体现了人类学社会学的纪实文学报告文学体质。02-27

猜你喜欢

大家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