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顾颉刚(1893~1980),原名诵坤,字铭坚。江苏苏州人。192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门。历任厦门大学 、中山大学、燕京大学、北京大学 、云南大学、齐鲁大学、中央大学、复旦大学、兰州大学教授,中央研究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后改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顾先生一生治学,著作宏富,对中国古代史、历史文献学、历史地理学、民俗学等学科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在近代学术史和思想史上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主编《古史辨》学术讨论集、《禹贡》半月刊等,著有《顾颉刚读书笔记》(联经出版,共15册)等书。

内容简介

顾颉刚先生的日记,除1913年及1919年的片断记载外,自1921年起历60年基本未中断,约有600万言,他自谓是“生命史中最宝贵之材料”(1939,10,25,日记语)。

顾先生将日记视为吐露心迹的场所,七情六欲,无所不谈。作为一位史学家,他搜集、积累、验证史料的职业习惯自然地体现在日记中。他认真地记录并从中寻觅个人的足迹,自我检讨,又自觉自愿地留给后人去翻览,检验。

这部日记是他60余年经历的写照,也是他所处社会和时代沧海桑田巨变的一个侧影。

这部日记经历了抗日战争的炮火和“文化革命”的劫难,能够保存下来,奉献给今日的读者,也是一件值得庆幸的事情。


顾颉刚(1893~1980),原名诵坤,字铭坚。江苏苏州人。192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门。历任厦门大学 、中山大学、燕京大学、北京大学 、云南大学、齐鲁大学、中央大学、复旦大学、兰州大学教授,中央研究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后改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顾先生一生治学,著作宏富,对中国古代史、历史文献学、历史地理学、民俗学等学科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在近代学术史和思想史上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主编《古史辨》学术讨论集、《禹贡》半月刊等,著有《顾颉刚读书笔记》(联经出版,共15册)等书。

下载地址

豆瓣评论

  • 毗耶离
    第九卷读毕。此顾六十年代初日记,顾氏此时已为驯服工具,身在饥荒之中,犹以为未饿死一人。又多记与尹达矛盾,将之比作赫鲁晓夫。顾好谈国际大势,消息来源不过国内报纸与耳闻,令人发笑。此卷日记,大抵可窥见party是如何通过信息管制来控制旧知识人的。08-21
  • 尚水堂
    暑假在家浏览一遍。顾颉刚日记较为含蓄,点到为止。也可看出顾颉刚真性情的一面。08-21
  • jasminey
    他的性格为人一直不是我很认同的那种。这日记算是他的心路吧,只是这当中是否也有一些是那个时代应景而作的呢?09-20
  • 大只
    因为作业需要,未能全部看完,借助索引之便,检索关注之人物与顾颉刚之交往,颇多所得。对顾颉刚之私生活与复杂心态,有更直接感受。但总疑心,日记多经删改乃至毁弃,如今所见,未必皆第一手材料,运用时还需留个心眼。另:联经版相比中华版,除为繁体外,其它无太大差别。但个人更喜欢前者的书脊设计,一字排开,颇为养眼。03-20
  • みらい
    选读。结合有翻看多年前日记的习惯,删改、少语之处不免有之。除去一般的官政学界网络,顾老对大事件的记载倒稍显克制,这也印证顾老对自己性格的剖析。印象中,对任职北大多有吐槽,甚至直指风气颓废,或许是要求甚严所写气愤之语。曾将诸学人比对,自比为陈独秀。又,曾言之“欲使哈佛燕京学社成为学术之中心,除我法之外,再有何法”,可见其自信。曾吃猫肉(语肉非酸,但纤维粗)。后部分,亦即60年代,不间断记载身体(特别是小恭、大恭情况),与之相伴的是各类运动的升温。某十年初,家庭多有争执,为子女、伴侣之不解而“心冷”。换言之,几难适应“方大破而有大立(其妻语)”之故。66年底,孩子寄给自己的信,其震动可以预见。01-28

猜你喜欢

大家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