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作者巴赫金是享有世界声誉的苏联文艺理论家,他研究哲学、心理学、语言学、诗学等问题,在长篇小说理论方面独树一帜,提出了“复调小说”理论。

内容简介

1 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复调小说和评论著述对它的阐释

2 陀思妥耶夫斯基创作中的主人公和作者对主人公的立场

3 陀思妥耶夫斯基作品中的思想

4 陀思妥耶夫斯基作品的体裁特点和情节布局特点

5 陀思妥耶夫斯基的语言


作者巴赫金是享有世界声誉的苏联文艺理论家,他研究哲学、心理学、语言学、诗学等问题,在长篇小说理论方面独树一帜,提出了“复调小说”理论。

下载地址

豆瓣评论

  • 路西法尔
    读过了导论就等于读了全书的百分之八十。巴赫金推崇对话,却忘了最基本的事实——保证对话成功的不是对话本身有多少价值,而是公平的规则。巴赫金与斯大林,一为囚犯一为独裁者,难道能对话吗?从哲学上说,对话必然伴随着彼此妥协。任何个体如果想完整呈现自己,那他还是选择独白好。空谈价值、不谈规则,是本书最大的缺陷。其实陀氏的分裂之源是现代理性本身的分裂,陀氏以妙笔将之呈现出来自有价值,但若把“狂欢”、“复调”当做治疗现代性弊病的灵丹妙药就大错特错。04-22
  • 艾弗砷
    称陀的小说为“复调小说”,以区别于托尔斯泰、屠格涅夫等的“独白小说”。主人公在陀的小说中是独立于作者控制之外的思想个体,他的思想没有萌生、发展、深化的过程,而是一开始就是成熟的独立的。这些思想不能脱离它们的主人公,是“有人称的真理”,因为陀反启蒙,反理性逻辑,容不得普适真理(启蒙导致上帝之死)。最精彩的部分在第五章对小说中语言的分析。陀小说中真理显现的唯一途径是对话,小说中所有的语言——独白、叙述、对谈,均是寻求对话或模拟对话,对话是“一切的中心”。在“对话”中,小说中的人不断地改换视角:以对谈者为视角反驳自己,为避免反驳而扭曲己意,向对谈者掩饰自己,从自己中分化出第三个人说服自己,蒙骗自己的分身……他们“尽管表面上说些零碎的斩钉截铁的句子,但实际上总把最终的意思隐藏起来,避而不谈。”12-21
  • 雙木
    虽然觉得巴赫金把狂欢想得过于理想,但出于最近对陀的偏爱,有的地方居然读得有点心潮澎湃的w 在他所阐明的复调里,对话无限延伸,在未被论定的终局被遗忘。遗忘,德里达的第三种遗忘,在被遗忘的未来里获得了自由,在被想起时,“每一种意义终有一天会节日般地归来”。11-29
  • 海阔天空祝沽笙
    直到第四章才进入预想中的高潮,也就是“狂欢节”的文学,但是巴赫金似乎是在理论背景等外部因素上扯了一堆,到了结合作品处却并没有把问题说透,便匆匆忙忙地奔向了下一个地方,这让我觉得不过瘾。“复调小说”的提法开了后来研究的先河。这本书是西方文论的经典之作,不管是其两大著名论断,还是对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的艺术分析,都很见功力。11-13
  • 虫虫
    研究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必读书目04-22

猜你喜欢

大家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