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魏明毅,从事心理咨询十余年,曾参与台湾“9.21”地震灾后心理重建工作,后考入新竹清华大学人类研究所,硕士论文题目为《基隆码头工人:货船、情感及其社会生活》(2012)。

内容简介

◆ 编辑推荐

一部基隆码头工人的“伤心民族志”

被甩出全球供应链后,底层劳动者的真实境遇

“像个男人”的期待背后,不堪重负的压力

★2017年台北国际书展大奖非小说类首奖

★2017年金鼎奖非文学图书奖

◆ 内容简介

昔日人声鼎沸的基隆码头陷入停滞,随着基隆港的衰落,码头工人一步步沦为全球化“弃民”。伴随生存困境而来的,还有“男子气概”的失落,社会关系网络以及情感纽带的断裂。

被时代抛弃的码头装卸工人、入不敷出的大货车司机、饱经风霜的茶店仔阿姨、失语返家的父亲……人类学学者魏明毅走进基隆的日与夜,倾听他们的诉说,并不断叩问这静寂背后深层次、结构性的原因。

◆ 推荐语

源自心理咨商与文化人类学的双重训练,《静寂工人》作者魏明毅独具只眼,由情绪和感知的观察角度入手,生动地描摹了全球供应链如何在公共空间以及私密领域里,深刻影响了这些男女和代间的行动与不行动、希望和失落。

——赵彦宁(东海大学社会学系教授)

这《静寂工人》让我回到了基隆,在台湾经济起飞时,这个北部港口曾经非常繁忙,但是随着世界经济体系的变化,基隆变得没落,甚至有些悲伤,正如那里常年的阴雨绵绵。读完这《静寂工人》,才知道那里有码头工人这样一个群体,以及半个世纪以来深刻的变化,而这些几乎就要被遗忘和抹除了。作者用细致的观察,清晰的历史梳理、饱含感情又带有性别视角地进入了这个男性的世界,不仅记录下了这个群体和历史变化,也足以引起我们的思考。

——郭玉洁(作家、媒体人)


魏明毅,从事心理咨询十余年,曾参与台湾“9.21”地震灾后心理重建工作,后考入新竹清华大学人类研究所,硕士论文题目为《基隆码头工人:货船、情感及其社会生活》(2012)。

下载地址

豆瓣评论

  • mumudancing
    结合台湾那之前和之后的宏观背景看,曾经以为“永恒繁荣”的假象还会落在更多人(包括我们自己)身上,碾压一代又一代人的梦碎。12-08
  • 赫恩曼尼
    七八十年代被全球市场航线选中的基隆港,像极了八十年代曾被政策眷顾的东北老工业基地。那奔流不息的码头和日夜不停的老厂区一样,象征着一个时代的财富、地位和荣光。而当航线改变,政策倾斜,机械化取代人工劳力,民营化席卷而来,一群人被遗忘在原地,生活失序,意义抽离,从前的关系网络轰然瓦解,人口外流,繁华变静寂,荣光落凡尘……听完这段集体陷入底层的悲歌,谁又能说,下一个被遗落的人,不会是自己呢?07-17
  • bookbug
    诚如魏明毅所说,历史总以某种当代标准,标记出什么值得记载,什么不值一提。但真正要打问号的,不是如何记载,而是那些所谓的当代标准,因为真正的历史感,往往藏在标准之外。《静寂工人》便是他在人文关怀结合田野调查的基础上对“不值一提”的基隆码头工人们(及家人、友伴等相关人员)数十年日与夜之记录,背后则是全球化贸易背景下基隆港的沉浮与变迁。故而原本薄薄的一本书,却读出了很多年前闷在屋里看王兵纪录长片《铁西区》的感觉,越看越长。一直觉得任何标准最终都绕不过人,特别是普通人,不论是文学还是电影,你离普通人越远,就越不值一提。12-02
  • 2koo
    时代巨轮驶进基隆港,又转头离开,留下一张张静寂的脸孔和一个个破碎的灵魂。12-07
  • 时间之葬
    记录的部分很好,评论的部分值得商榷。从一个人群身上,试图管窥折射一个港口、一座城市乃至一个时代的面貌与几十年的流变,但最终的的落点却是一种近乎天真的左派关怀,把锅甩给全球化背景下的新自由主义,却无视任何行业自有其兴衰转变的自然经济规律12-08

猜你喜欢

大家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