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编辑推荐】
“怵于瓜分之祸,即以挽救国族危亡为职志,亦尝大声疾呼,以醒国人”。
——黄炎培
1、预见性地首次提出复兴中华的关键在于“打破民族兴亡的‘周期律’”。
早在1942年的“中华复兴讲座”上,黄炎培就预见性地提出了一个国家要变得强大、打破“历史周期律 ”就要自强不息,对于这个问题的思考,一直延续到1945年他与毛泽东在延安的“窑洞对”。
2、积极探索中华民族复兴的途径,是广大党员、群众铭记革命历史、吸取历史经验、传承红色基因的重要历史参考读物。
1942年是抗战艰难的时刻,对于广大民众来说,需要文字浅显易懂且具有号召力的读物,《中华复兴十讲》以鼓舞士气为主要目的应运而生。
3、中央党校出版集团大有书局出版,“大有文库”丛书之一,传播新知,开启民智。
本次由中央党校出版集团大有书局出版的《中华复兴十讲》以1944年国讯书店初版为底本,书中保留了书稿原汁原味的特点。
《中华复兴十讲》是“大有文库”丛书之一,本文库所选图书皆为经典读物,读者今日读来仍有一定的影响力。
4、全书采用32开小开本设计,精巧轻灵,便于读者阅读、携带。
【内容简介】
《中华复兴十讲》是1942年6月30日至7月4日,黄炎培在成都金陵大学开办“中华复兴讲座”后,由记录者整理的讲义。1944年,重庆国讯书店以《中华复兴十讲》为书名出版。在书中,演讲者分析了中国目前的抗战形势,提出了中华复兴的建议,由于是现场记录,因而书中保留了演讲者的口语特点。在今天看来,《中华复兴十讲》依然具有鼓舞士气的号召力、影响力。
黄炎培(1878年10月1日—1965年12月21日),号楚南,字任之,笔名抱一,江苏川沙县(今属上海市)人,中国近现代爱国主义者和民主主义教育家,中国民主建国会的创始人和杰出领导人,为中国民主建国会的建立、成长和壮大,对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做出了重要贡献。著有《中国教育史要》《蜀道》《抗战以来》《延安归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