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汉娜・阿伦特(1906—1975) 美籍德国犹太哲学家,曾师从于海德格尔和雅斯贝尔斯,在海德堡大学获得博士学位。自1954年开始,阿伦特先后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普林斯顿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纽约布鲁克林学院开办讲座;她还担任过芝加哥大学教授、社会研究新学院教授。阿伦特以《极权主义的起源》(1951)、《过去与未来之间》(1961)和《论革命》(1963)等为代表的一系列著作及其天才的洞见和隽永的智慧,为当代政治哲学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成为二十世纪政治思想史上令人瞩目的人物。

内容简介

汉娜•阿伦特极具争议性的著作,对纳粹統治德國時期犹太政策进行全面总结,提出著名的“平庸的恶”概念,引发西方思想界长达五十年的争论

下载地址

豆瓣评论

  • 李静睿
    还是觉得the Banality of Evil应该翻成恶之平庸12-03
  • 别的熊
    不知道阿伦特后来想不想把这书副标题吃了,反正我挺想的。人说得清清楚楚:“这份报告探讨的,只是耶路撒冷法庭在何种范围之内满足了伸张正义的要求。” 结果也不知道被什么人买椟还珠式一发挥,全聚焦在“平庸之恶”的探讨上了。 后者是耶路撒冷审判中的重要教训,却不是阿伦特本书要讨论的重点(说实在的,涉及这一概念的篇幅非常有限)。而作者花大力气论证的耶路撒冷审判败笔和“反人类罪”概念的厘清与定义变得少人问津。阿伦特写这书,应该是为了不让以色列在复仇快感中再度滑落犹太人与异教徒二元对立价值观中,同时也防止对犹太人的屠杀演变为"未来犯罪的模版”,是警示和预防作用。但为达成此目的,她大概是做了一些太过简单粗暴的论证。笔记:https://book.douban.com/review/8401116/03-05
  • Sound_Fury
    对比了译本和英文版,翻译得还是有些粗糙,建议有GRE词汇基础的直接读英文版,行文流畅许多。12-14
  • 成知默
    2017年已读054:阿伦特关于艾希曼在耶路撒冷的庭审记录,认同她所说将艾希曼当做是种族灭绝的幕后操手太过荒唐,他的角色被夸大了,这也再一次印证了这一次庭审的政治目的:人们需要一个替罪羊。但是,阿伦特一再强调艾希曼及纳粹成员只是极权统治机器上的小齿轮,是在不知情或非故意的情况下行凶作恶,即“平庸的恶”中思考的缺席与想象力的匮乏,我对这一论断存疑,劳伦斯•里斯的《奥斯维辛》一书一定程度上是对“平庸的恶”的反拨,按照《奥斯维辛》里对纳粹的采访,他们并不是毫无个人意志地单纯服从命令,反而是狂热的推动者,而且这些纳粹加害者对当初所犯下的罪恶也是洋洋自得的,很难想象他们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阿伦特一方面呼吁将艾希曼当成一个个体看待,另一方面又举一反三将“平庸的恶”看成是纳粹的普遍共性,有点自我矛盾。05-31
  • 安提戈涅
    哈维尔曾谈到,我唯一的希望是活在真实之中,阿伦特则通过对于艾希曼的报道,说明了这种活法的高昂成本。她是让人感到“无情”的思考者,当人们渴望着戏剧化的复仇时,她却剥离掉嵌入生命中的特定血缘与种族,从一个超越族群的中立视角来审视问题,所以,“无情”背后又恰恰是热忱,对于整体性人类思考的热忱。在书信中,阿伦特表明自己只是想陈述和记录“真实”,但客观性反而成为了她被指控的理由。她的判断固然洞彻,更动人的则是她在判断之后不愿介入争辩的自负——哈,连她的傲慢都可以吸引我。整本书可讨论性非常强,当代的官僚体系呈现出一种精密又冗杂的形态,艾希曼就是这个现代利维坦的缩影,他的套话、他的不思、他的推卸、他的服从、甚至连他的“说不出话”与尊重“犹太长老”,都深深铭刻着官僚体系与官僚思维的印记。10-22

猜你喜欢

大家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