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爱德华·阿什福德·李(Edward Ashford Lee)
计算机科学家、电气工程师、电气电子工程师学会会士(IEEE Fellow)、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杰出荣休教授,曾先后担任该校电气工程系、电气工程与计算机系主任。作为项目负责人,李领导过多项大型研究项目,接受美国国防部、美国航空航天局以及IBM、英特尔、洛克希德·马丁、德州仪器、雷神等超大型企业资助。他还曾担任苹果、空中客车、日立、富士通等多家国际著名企业的顾问。
李的研究曾获多个奖项认可,包括但不限于IEEE实时系统技术委员会杰出技术成就和领导力奖、IEEE信息-物理系统技术委员会技术成就奖,以及由美国总统亲自授予的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青年科学家奖等。
李在其学术生涯中共发表论文超过600篇,被引用超过5万次,共编著或参与编著著作14部,其中包括面向大众读者的科普作品《柏拉图与技术呆子》。

内容简介

数字技术的飞速发展正在以前所未见的程度塑造和撼动支撑人类社会的每一根支柱,经济发展、社会关系、政治结构、流行文化,无不如此。机器——无论是狭义上的硬件装置和设备,还是广义上的软件、算法和人工智能——已经渗透到了人类社会的每一个角落,正在影响着我们每一个人。今天,人与机器的关系不仅愈加紧密,而且机器的能力在很多领域都正在逼近甚至已经超越人。这使一系列问题亟须被认真审视:人与机器之间的关系是近乎单向的创造与被创造、主宰与被主宰吗?人类是否能始终将机器置于自己的掌控之下?失控的机器会不会如马斯克、泰格马克等人预言的那样,将对人类形成存在性威胁,甚至将人类推向灭亡?理查德·道金斯曾有一句名言:“鸡是一枚鸡蛋制造另一枚鸡蛋的工具。”人与机器之间的关系是否也会如此微妙?在《协同进化》中,借鉴达尔文进化论的思想,作者爱德华·阿什福德·李从生物学、计算机、人工智能、哲学等多个领域的理论和研究出发,提出机器与生命在很多方面都存在相似之处,因此在探索人机关系时可以将机器视作一种“生命”。两者间并不是简单的创造与被创造、主宰与被主宰的关系,而是更像两种不断进化、相互影响和塑造的生命间的共生关系。作者认为,随着人机关系越来越紧密,两者正在从互利共生走向任何一方都离不开另一方的专性共生。

作者:爱德华·阿什福德·李(Edward Ashford Lee)

下载地址

豆瓣评论

  • 王永林
    前面用了全部的精力科普人工智能的相关知识,最后拐了个弯,还是得用进化论来预测人机未来。11-10
  • Denzel
    协同进化,无限游戏..10-25
  • 哆啦大胖
    得到APP每天听本书分享:在本书中,作者李提出了一个充满创新与洞察力的观点,即把今天的各种智能软件和硬件设备,看作一种与人类共享生态系统,协同进化的生命体。这是因为,随着人类科技的进步,这些软件和硬件越来越符合人类对于生命的定义。基于这个观点,李提出了一系列关于未来人和技术关系的前瞻性探讨。从本质上看,李对我们的未来,在谨慎之余,还是保持了足够的乐观:人和机器之间的共生关系,决定了两者必将互相依存,助推彼此实现加速进化。如果人类能够坚持技术为善的精神,那么人类也应该能利用技术,克服一系列现有危机和问题。当然,这些技术进步,以及机器自我意识的觉醒,会产生一系列复杂的社会伦理问题。作者在本书最后发出呼吁,希望在面对这个充满各种不确定性的未来时,人类应该一边保持敬畏,一面果断地向前探索。10-26
  • 心若无涯
    人类和机器的关系当然不是势不两立的零和博弈,两者可以共存,但这种共存将给人类和机器的演化带来什么作用,还需要谨慎研究和观察。另外,技术进步带来的种种社会伦理问题,也应该引起我们未雨绸缪的重视。10-25
  • 透明人leon
    这本书将深刻探讨这些,近几十年来科学家与哲学家们孜孜不倦探究——科技发展与人类未来的问题。将机器视作一种与人共享生态系统、协同进化的生命体,是一种具有开创性的思维方式。10-29

猜你喜欢

大家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