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蒋彝(1903—1977),字仲雅,又字重哑,江西九江人。
出身书香门第,自幼从父亲习书画,深得东方艺术之精神。
青年时期进入东南大学学习化学,之后投笔从戎,加入北伐。
战后历任三地之县长,因求变革而得罪权势,痛心政治腐败之下,辞官赴英,却不承想一走竟是数十年。
旅居英美期间,以笔名“哑行者”出版了一系列隽永的旅行画记,畅销西方,成为享誉国际的散文家、画家、诗人和书法家,堪称“中国文化的国际使者”。
1975年回到阔别数十年的祖国,与妻女团聚。
1977年逝于北京,归葬家乡庐山脚下的马回岭公墓。
--------------------------------------
梁贝特 (1987— ),祖籍浙江温岭。留英七年,现居杭州。牛津大学古典学专业研究生。目前供职浙江大学,擅长英汉互译。

内容简介


20世纪60年代,旅居英美数十载的蒋彝带着他的乡愁行至日本。

抛开所有对这片土地的固有印象,他的足迹远超大多数日本国人之所及。

去东京观看国际大都会的繁华演绎;

到古都奈良寻找千年前的一株八重樱;

在河口湖畔等待云消雾霁后富士山的笑靥;

于十和田的风雨里探访传说中耶稣的坟茔。

兴之所至,

雍容古雅的伊势神乐信手成诗;

华丽摩登的宝冢歌舞挥笔成画。

蒋彝用他中国传统文人的行游方式,

一程又一程地描绘这个国度的别样风情。

是为《日本画记》。

--------------------------------------

扁脸;鼻子没有什么鼻梁;头发乌黑,夹着几丝白发;双眼微微地斜着,往下而不是朝上;身穿英国五十先令定制的灰色外套;走路不像英国人;兴许是个白痴,因为他两眼不眨地久久盯着一棵小枫树,盯着湖上的三只白鸭,看的时间更长;漫步而行,仿佛大病住院了多年似的。 ——蒋彝“自画像”

--------------------------------------

他是中国文化的国际使者,英国皇家艺术学会会员,美国科学院艺术学院院士。

他是饮誉国际的散文家、画家、诗人、书法家,受到西方学界和艺术界的高度评价,贡布里希盛赞他“才华洋溢又迷人”。

他交游广阔,朋友圈里有杨联陞、徐悲鸿、刘海粟、梅兰芳、熊式一、萧乾、叶君健、吴世昌、铃木大拙、华兹生……

他在旅行中喜欢沉默不语,抛开政治、战争等因素描绘异乡的风景人文,一系列隽永的画记却成功打通中西文化成为经典,经久不衰。

今天我们重读他这些出版于上世纪中叶的作品,不仅仅是为了解一个遥远国度的文化历史背景,更在于享受那份行走观察中淡然的快乐,体悟文化与人生的心境,重新认识周遭的世界,感受生命的美好。

下载地址

豆瓣评论

  • kokomi
    我以为里面都是画,结果都是文章。04-25
  • 十一
    推荐蒋彝 先生的《日本画记》,并非讲日本绘画艺术,而是像他旅行其他国家的游记,因为书里一些地方去过,由蒋先生来写半个世纪之前的日本,仿佛好多建筑都不见了,先生生于1903年绘画诗文写字,汉学修养让人读来顺畅,更感人的是先生的思想,宽容,细腻,博学,竟然还高尚,高尚的含义是我舍去了没有卖弄,精神纯洁,所以写出来的东西让人感动。06-07
  • 天涯明月刀
    不一样的日本画中游,精彩有趣,妙书。04-24
  • 森森
    文如画,细腻悠韵,一笔古意夹带异国风采,满眼尽显温柔风土峦情03-08
  • 云绩Feat
    这本书的阅读体验是比较复杂的,在阅读的过程尤其是读到书中的后记部分时很难不去克制潜意识里涌上的“精日”这个形容词,然而在努力去摆脱意识形态的影响之下,发觉作者在中日对比下得出的一些对中国文化、中国人民“不太友好”的结论也并非那么不可接受,也许就像他本人所言中华民族这一族群过于故步自封,缺乏对外族的了解与尊重。当然,基于作者早年经历的“第三重视角”也值得研究,他究竟是站在中国人这一民族身份,还是美国学者这一社会身份,还是日本的游客这一观察视角来进行表达呢?另外,作为中国人用英语书写的日本游记又被第三者翻译成中文的这一文体也是充满着解读的可能性的,坦白说这本书在比较文化层面上的意义大过了文本的文学价值,正是文本中充满张力的来自不同国家和文化身份的冲突才使得文本充满了生命力。08-01

猜你喜欢

大家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