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埃米尔・库斯图里卡(Emir Kusturica),前南斯拉夫电影导演、演员、音乐人。1954年出生于前南斯拉夫的萨拉热窝。1971年开始在布拉格表演艺术学院学习电影。1993年开始在纽约担任哥伦比亚大学电影学教授。他导演的电影《爸爸出差时》和《地下》,两度获戛纳电影节 金棕榈奖。库斯图里卡先后在美国和法国生活了14年后,回到了库斯腾多尔弗——一个他在波斯尼亚和塞尔维亚的交界处的山上建造的村庄,现在生活于此。

内容简介

两获金棕榈奖的前南斯拉夫电影导演、演员、音乐人 埃米尔·库斯图里卡——1954年出生于萨拉热窝,是世界上伟大的电影艺术家之一,他的人生正如他的电影:激烈、丰富、不羁,音乐无处不在。在这部回忆录中,他将个人经历与南斯拉夫——这个消失的国度、昔日的祖国——的历史交织在一起。从上世纪50年代他还是个住在萨拉热窝的塞尔维亚小孩开始讲起,回望摧毁祖国的那场战争,中间穿插了自己在电影创作中取得的成就、与约翰尼·德普的友谊以及对费里尼的仰慕之情……带着电影中同样的真诚与诗意,库斯图里卡向我们讲述了一切。

下载地址

豆瓣评论

  • 傅驴邓小闲
    伟人选择用思想铭记祖国,狂人拿自己的性命爱国,我们普通民众用我们的胃怀念祖国,而埃米尔•库斯图里卡,用手中的摄影机记录一个已经消失的国度。12-06
  • 701
    库斯图里卡的《米格尔街》,没想到他也是会把加加林摆在自己出生证旁的人,这样的写作方式也许是脱离故土语境后又试图重返的人所能使用的最强力粘合剂(而这是不是可以解释他电影中这许多飞升符号背后的童年印记)。借“我身在历史何处”的疑问,老库圈出生命中无数个经历洗刷后仍未淡去的点,它们在以房子内外为横纵轴线的坐标系中形成一条南斯拉夫式时间函数,向外是铁托、战争和西方消费文化的临降,向内则是萨拉热窝的爱情、面包和桑卡与穆拉的家族故事(梦回《午夜之子》)。“死亡是未经证实的谣言”是父亲送给儿子,儿子回植故土的种子,“狄俄尼索斯其父之子”谁也不属于。mark「谢谢你,费里尼」、「《地下》记事本」和对安哲的吐槽12-23
  • 巴伐利亞酒神
    去年某个黄昏,我曾站在兹拉蒂博尔的Drvengrad距离库斯图里卡家50米不到的停机坪上,望着波斯尼亚方向那连绵的群山。伊沃安德里奇笔下的德里纳河,以及那个叫做维谢格拉德的伟大小城,如今已被国境线分割在不同的时空中。彼时,导演却在我出发的那个城市——上海,担任着国际电影节的评委会主席。如今,波黑免签了,家乡和萨拉热窝的距离,只剩下一张机票。当戈里察的加加林,最终成为戛纳的狄奥尼索斯父亲的儿子,塞塔利斯特咖啡馆里的爱情火车,伴着我身在历史何处的终极思考,一切都将成为光荣的约定。01-23
  • 思考的猫
    首先可读性很强,老库也没搞的太深沉,写的妙趣横生,有料。同时,情感也依然充沛,饱含深意。12-20
  • 成知默
    2018年已读019:库斯图里卡在大学时曾拍过一部短片:《真相的一面》,老库的这本自传和他的电影,仿佛也构成了真相的两个面向,不同于电影中的飞扬与癫狂、荒诞与幻想,老库的书写明显克制很多。列维-斯特劳斯曾说:“如果记忆真正照本宣科什么都重新来过的话,很少有人会愿意去再经历一次他们所津津乐道的疲倦与痛苦”,回忆难免痛苦,遗忘或许能掩盖不幸、给予我们慰藉,然而老库的这本书就像是与遗忘的抗衡,他从记忆的灰色牢笼中打捞、记录往日的那些伤口与悲剧,被政治渗透的生活,被时代裹挟的命运,战火绵延,家国分崩,而老库笔下的这一切,也以一种更加尖锐和新奇的角度在大银幕上重现。老库所写的是失去,失去故园与祖国,失去亲人与挚友,而同时他也在写收获,收获爱、自由,与梦想。02-13

猜你喜欢

大家都喜欢